Notice: Undefined index: HTTP_ACCEPT_LANGUAGE in /home/hk2/public_html/catalog/controller/common/header.php on line 6 老子說

出版社

 

老子說

老子說
書名: 老子說
作者 蔡志忠
語言 简体中文
國際書號: 7801880382
地區 北京
年份 2003
出版社: 現代出版社
平均評分: 暫沒評分

序/閱讀的革命  溫世仁
老子其人
◎老子上篇(1)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2)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4)
第四章  道沖(6)
第五章  天地不仁(8)
第六章  穀神不死(10)
第七章  天長地久(12)
第八章  上善若水(14)
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16)
第十一章  三十輻(18)
第十二章  五包令人目盲(20)
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22)
第十六章  致虛極(24)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26)
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28)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30)
第二十二章  曲則全,枉則直(32)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34)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36)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38)
第二十六章  重為輕根(40)
筘二十八章  知其雄(42)
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44)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46)
第三十五章  執大象,天下往(48)
第三十六章  將欲歙之(50)
◎老子下篇(53)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54)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56)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58)
第四十四章  名與身孰親(60)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62)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64)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戶,知天下(66)
第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68)
第四十九章  聖人無常心(70)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72)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74)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76)
第六十章  治大國(78)
第六十三章  為無為(80)
第六十六章  江海(82)
第六十七章  我有三寶(84)
第六十八章  善為士者不武(86)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88)
第七十三章  勇於敢則殺(90)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92)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94)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96)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98)
◎附錄1:
老子《道德經》全文(100)
◎附錄2:
《老子說》使用說明書(126)
 

                                   閱讀的革命
                                      溫世仁
             明日工作室成立之初,我曾出版了一本《媒體的未來》,預測未來媒體的發展方向。至今不過四年,大致的發展都如當初的預期。隨著網路和電腦的普及和發達,媒體的內容有更大更新的表現空間,人類的生活方式和吸收資訊的方式也愈來愈全球化。當“9•11”事件發生時,全世界幾乎都是同步目睹整個悲劇的發生,很多訊息事後雖然可以再制和整理,但媒體對人類生活撞擊的直接程度,已經超出我們以前可以想像的範圍。更不用說像網絡的發言討論,幾乎取代了傳統媒體的發言位置,沒有人敢漠視網絡行銷的力量,以及網路對文學發表形式的挑戰。
          書也是一種媒體,這個傳統媒體受到衝撞之後,原本很多人預期會有電子書的出現,然而事實證明,人們還是選擇傳統的閱讀方式。書,很難以另一種全新的載體流通,因為我們生活中出現的媒體載具已經過多,有紙本書,有廣播,有電視電影,還有電腦和網路,幾乎包含了文字、圖像、聲音和影像,以現有的載具去吸收資訊尚嫌不夠,如何能再學習並接納新的載具。以市場行銷而言,挑戰消費者的慣性本來就是一個十分困難的任務,更何況是一個習焉幹百年的閱讀習慣。
         人類的文明不斷的發展演進,知識的媒介和平臺卻沒有相對應的大幅進步,原因何在?人們仍習慣從單一的平臺汲取知識。但是電腦和網際網路的出現,對傳統紙本書確實產生莫大的挑戰,當你能夠輕易地同時以文字、影像和聲音來進行學習和傳播,人們還會只滿足於文字的構成嗎?
         慣性的閱讀習慣,以及人們對媒體傳播方式的不滿足,看起來似乎互相矛盾,但其實這正是媒體發展的一個必然方向。也正是“多媒體書”這種新產品,應運而生的背景條件。
          這種書的革命並不是要取代原來的傳統形式,而是在傳統的基礎上多元化,讓閱讀的包容性更強,可能性更大,從而創造出更豐富多彩的內容。“多媒體書”不只是慣性裏認定的書,它同時讓內容更多樣和普及,讓不同平臺上的人都能依自己的慣性去取得知識和美感。
         所謂的“多媒體書”,它不違背原有的閱讀習慣,而是在原來的脈絡裏,加深閱讀的廣度和深度。以前人類學習知識和美感經驗,主要來自紙本書的傳播,然而現代人卻是從三種Display(顯示平臺)去學習和觀賞:一種是Paper Display;一種是TV Display;另一種是Moni-tor Display。這三種平臺幾乎囊括了現代人所有吸取資訊及知識的管道,單一的媒體平臺不再能滿足人們對資訊補充和知識學習的需求。而這些不同的Display,彼此之間的關係,是同一主題的不同表達,也具有互相補充的功能,畢竟,媒體的發展趨勢是多元和互動,閱讀亦然。“多媒體書”便是以不同的平臺來滿足不同族群對學習的需來,讓閱讀變得更生動,隨時隨地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來進行。
         而且“多媒體書”並不因為包容了不同的Display而有價格上的負擔,它基本上仍是一本書的大小、重量及價格,卻能讓讀者享受不同的平臺轉換,習於紙本書的人可以選擇傳統的閱讀方式;喜歡影像閱讀的人可以在動態的影片裏學習知識;而經常使用電腦的人,也可以從互動的光碟裏得到豐富的內容。這是一種對傳統出版的“寧靜革命”。
         媒體是人類溝通的工具,也是認識世界的方法,然而工具終究不能取代人們對學習和成長的渴望,工具為了服務和滿足人們的渴望而改進。我們的生活無時無刻不被媒體包圍,貼一篇自己寫的文章到網路上,或是一則街頭上的廣告;同步接收國際新聞,寰宇大事,或是欣賞一部文學巨作。因為媒體的便利,生活在這個世代的人,比以往任何時代,具備了更好更多元的學習條件,也擁有更遼闊的世界。“多媒體書”不會是媒體發展的盡頭,但可以預見的是,它將再次帶來閱讀上的新革命。
老子其人
       根據《史記•老莊申韓列傳》的記載,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楚國苦縣厲鄉曲仁裏的人。在當時是周朝守藏室的官,相當於現在國家圖書館的館長。出生年代約在孔子之前,相傳孔子到周去,還特地去向老子請教禮。孔子離開後跟弟子談到老子這個人時,說:“我知道鳥會飛,知道魚會遊,也知道獸會走,但龍在雲端無法捉摸,老子就像龍那樣深不可測。”
     周氏衰微的時候,老子準備離開周,來到了函穀關時,守令尹喜對他說:“您就要隱居了,可以為我寫些東西讓我能有所依據嗎?”於是,老了就分上下篇寫成了五千多字的《道德經》,寫完以後就出關去了,從此沒有人知道老子的下落。相傳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歲,想必是身體力行了“道”的結果。
老子的《道德經》五千言,是全世界最暢銷的一本中文書,紐約時報甚至將老子列為古今中外世界十大作家之首,影響既深且遠。就像主張無為、柔弱、謙下、不爭的老子自己所說的“死而不亡者壽”,身體雖然死了,但精神常在才是長壽的人。

如果您對本書籍有什麼問題或經驗,請在此撰寫您的意見咨詢!
您的姓名:


您的評論: 注意: 評論內容不支持HTML代碼!

顧客評分: 差評            好評

請在下框輸入驗證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