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HTTP_ACCEPT_LANGUAGE in /home/hk2/public_html/catalog/controller/common/header.php on line 6 涵虛秘旨

出版社

 

涵虛秘旨

涵虛秘旨
書名: 涵虛秘旨
作者 徐兆仁
語言 简体中文
國際書號: 7300010210
地區 北京
年份 1993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平均評分: 暫沒評分

道竅談                                                                              (1)
    道竅談讀者須知                                                          (1)
    張序                                                                              (3)
    第一章  箴諸友書(5)第二章  開關問答(5)第
    三章  後天集解(6)第四章  築基煉己(8)第五
    章  養己煉己(9)第六章    養己煉己(10)第七
    章  後天次序(11)第八章  內外二藥(12)第九
    章  藥物相類(13)第十章  三品互養(]4)第十
    一章  煉功五關(15)第十二章  產藥層次(16)
    第十三章    藥物層次(16)第十四章    丹砂二種
    (17)第十五章  神氣性命(]7)第十六章  先天
    直指(18)第十七章    神氣精論(21)第十八章
    精氣神再論(23)第十九章  性命順逆(24)第二
    十章    玄關一竅(24)第二十一章    玄關再說
    (25)第二十二章   兩孔穴法(25)第二十三章
    玄牝根基(26)第二十四章  中字直指(28)第二
    十五章   藥物直陳(29)第二十六章  鉛汞的辨
    (30)第二十七章  鼎器直說(31)第二十八章
    乾坤離坎(31)第二十九章  采煉妙用(32)第三
    十章  河車細旨(33)第三十一章  真心論(34)
    第三十二章  心神直說(35)第三十三章  神息妙
    用(36)第三十四章  神息再論(36)第三十五章
    氣息妙用(37)第三十六章  神意妙用(37)第三
    十七章  神意再論(38)第三十八章  共爭不朽之
    論(38)第三十九章  功成名遂身退論(39)第四
    十章  仙佛同修說(40)
 三車秘旨                                                                         (42)
    《三車秘旨》讀者須知                                              (42)
    李涵虛真人小傳                                                          (43)
    第一件河車                                                                  (44)
    第二件河車                                                                  (46)
    第三件河車                                                                  (47)
  收心法                                                                            (50)
    收心法題詞                                                                  (50)
    收心法下手功夫                                                          (50)
    收心法雜談                                                                  (51)
  道情詩詞雜著                                                                (55)
    道情詩(二十四首)(55)  收心法道情自遣(57)
    心神篇(58)  養心吟(58)  虛空吟三首(58)
    修丹吟(58)    與人談不死術(59)    歎色欲關
    (59)  學道者宜絕欲(60)  和麻碧城先生衰中
    盛體韻(60)  曉起大悟(60)  重九後招諸弟子
    游暮頤觀(60)  重九寓雷養正家(61)  滿江紅
    第一體(61)  滿江紅第二體(61)  滿江紅第三
    體(62)  大江西派九字(62)  呂祖題詞(62)
張三豐《無根樹詞》注解                                              (63)
    序                                                                                 ( 63)
    自題《無根樹詞》二首                                              (64)
太上十三經注解                                                           (109)
    序                                                                               (109)
    純阻先生序                                                               (110)
    題《東來正義》詩                                                   (111)
    《道德經》注釋(東來正義)                                    (112)
    附錄  《老子》校定文                                             (176)   
    老子真傳                                                                   (197)
    《陰符經》類解                                                       (203)
    《<陰符經>解》序                                                  (203)
    序                                                                               (204)
    輯諸家評語                                                              ( 205)
    《清淨經》解                                                           (213)
    《玉樞經》約解                                                       (218)
    《護命經》約解                                                       (220)
    《日用經》約解                                                       (221)
   《大通經》約解                                                       ( 222)
    真空章(222)  玄理章(223)  玄妙章(223)
    <赤文洞古經》約解                                                 (224)
        操真章(224)  入聖章(224)  住世章(225)
    《定觀經}約解                                                          (225)
    《五廚經》解                                                          ( 229)
    明鏡匣經                                                                   (231)
    金穀經                                                                       (233)
    後天串述文終經                                                       (234)
    人元大道九層煉心文終經                                       (236)
    辯惑論                                                                       (239)
  《靈源大道歌》白話注解                                         (243)
    蔣維喬(竹莊)先生序                                                (243)
    張壽林(任父)先生序                                                (243)
    洪萬馨(太庵)先生序                                                (245)
    高克恭先生序                                                           (249)
    趙慧昭女士序                                                          ( 250)
    朱昌亞女士序                                                           (252)
    《靈源大道歌》讀者須知                                       (254)
    靈源大道歌(原文)                                                    (256)
    附錄  曹文逸女真人贈羅浮道士鄒葆光詩 (281)
    (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引《羅浮山志》(282)
    汪東亭先生對於《靈源大道歌》之意見(282)  《揚
    善》半月刊第七十七期《靈源大道歌》之按語(283)
    與蔣維喬(竹莊)先生討論先後天神水(284)
    吳彝珠女士跋                                                          285
    《<靈源大道歌>白話注解》跋                             287
 

                                                     《東方修道文庫》
                                                               總    序
        中國,乃至世界,都曾經興起過、或者正在興起宗教熱、文化熱、氣功熱。人們不禁要問:其中都有些什麼背景?三大熱潮之間又有些什麼樣的關係?
        自從西方科學的勁風猛烈地刮人中國大地的上空以後,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就如雲霧一般被吹散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東風”的橫掃’剩下的幾絲殘雲也就不知蹤影了。但是,壓抑在人們心中的那種宗教情緒,又時時以狂熱的形式傾瀉出來。由於科學尚不能令人滿意地解釋宗教的理論及其現象,由於宗教理論的核心部分與人類生命問題有著密切的關係,  因此,宗教氣氛就時常籠罩在人類心理的天穹,難以消除,就像自然之風不能永遠地將空中的雲煙吹得精光一樣。
        正是東方宗教的神秘性,吸引著無數的中外學者與大眾,去研究東方的傳統文化。同時,又因為世界範圍內的現代化進程,是在傳統文化的大格局、大背景下展開的。尤其是中國大陸,現代化與傳統文化之間的關係千絲萬縷,密不可分。因此,文化熱的廣泛與持久,也就可想而知了。
        至於氣功熱的規模和影響,在古今中外的歷史上都是空前的。據目前不完全的統計,  中國大陸的練功者,就達五千萬之多,世界各地煉瑜伽者也多達幾千萬之眾。這既反映了人們為了強身健體、驅除頑疾,以飽滿的精神投入火熱的現實生活的迫切要求,又反映了人們從較高的層次上探索人類生命奧秘的強烈願望。人類社會是整個宇宙的組成部分,在科學極不發達的古代東方,人們通過稱之為氣功、瑜伽等的特殊修煉手段,激發人體內部的潛能,  以便使生命燃燒起最輝煌的火焰,開發出最高的智慧,從而認識人類生命的實質,創造更多的精神與物質財富,進而與宇宙溝通有關資訊,逐步破譯大自然所隱含的密碼。
        儘管三大熱潮的研究角度、出發點、層次、方法存在很大的懸殊,但其終極目標,卻一同指向人類、社會、宇宙的真理。
        人類中的個體,只有最大限度地認識到世界的真理,才有資格直稱自己是自由的。為真理而獻身,則是壯烈的、偉大的。
        人們在一般的、外向型的人生經歷與思維方式中,是很難理解古人在特殊的、內向型的修道狀態下所體驗到的境界的。修道作為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現象,值得史學界、文化界去進行深入研究。東方哲學中的許多理論,就是古代哲人在悟道修煉的過程中創發的,例如中國哲學中的元氣說、天人感應說等等,便是突出的例證。還有祖國醫學中的整體觀、經絡學說的出說,也與修道密切相關。武術技擊的神奇威力、古籍記載中的人體特異功能也大多與修道有關。
         在東方,以修道為主題的文化遺產是極其豐富、十分珍貴的。因為其中凝聚著的,是古人傾其畢生心血、乃至生命,去從事實踐探索與理論總結的精華。只是由於時代的不同,其指導思想、表達方式等可能會有許多的錯誤,這些對於今天的人們來說,是不難鑒別的。對此,我們沒有必要採取盲目的、全盤接受的態度。但是,全盤歪曲、否定、批判、拋棄這一大批可以說是屬於全人類的文化財富,  除了無知、淺薄的特有表現——狂妄所帶給某些人的某種心理滿足之外,  留給人們的只是他們愚蠢的、醜陋的形象。
        當然,大部分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人們,對於修道的理解,總是夾帶著濃厚的神秘色彩。在他們心目之中,修道者或是高臥在峰巒之巔,永遠與白雲為伴;或是深居在洞穴之中,終生不食人間煙火。這一點,大致要歸功於歷代文人墨客那些富有魅力的藝術描寫,實際情況卻不見得如此。
        現代人自然不可能荒唐到全都湧向深山老林,隱居在青青翠竹之中,終日與潺潺流水為伍的地步。但是,古代東方修道的理論與實踐,是完全可以融入我們的生活之中的。如果一個人在一天的二十四小時中抽出半個到一個小時,暫時告別喧嘩、鬧騰的現代生活,使全部身心回歸到自然狀態,進入上乘修道典籍所描繪的境界之中,則有可能獲得疾病的消減、體力的恢復、心靈的淨化、精神的沐浴、智慧的開發……。當然,所有這一切,都將取決於這個人所具備的艱苦卓絕、持之以恆的毅力和信心。
        東方修道的大部分文獻,保存在中國、印度、阿拉伯、日本等國的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各種宗教經典之中,保存在儒學、武學、醫學等典籍之中。本文庫從卷帙浩繁的文獻中,擷取精英,將一批在實踐上切實可行,理論上有較高學術水準的著作集中在一起,加以初步的整理,奉獻給哲學界、史學界、科學界、宗教界、醫學界、氣功界、武術界。如果這套文庫的問世紀,能夠引起各界的重視,進而為多學科的聯合研究創造一些最基本、也是最必要的條件,我們的目的就算達到了。
        願《東方修道文庫》的出版,能對東方文化的振興,起到積極的作用。
                                                                          徐兆仁
                                                                1988年7月序於北京   
 

如果您對本書籍有什麼問題或經驗,請在此撰寫您的意見咨詢!
您的姓名:


您的評論: 注意: 評論內容不支持HTML代碼!

顧客評分: 差評            好評

請在下框輸入驗證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