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明忠孝全書研究:以宋、元社會為背景的考察
![]() |
|
序黎志添 (1)
導 論 (1)
一 關於淨明道研究的回顧 (1)
(一) 關於淨明道研究的幾個階段 (2)
(二) 研究涉及的範圍及諸家觀點之分歧 (12)
(三) 研究的不足及有關問題 (23)
二 本書的研究範圍及方法 (27)
第一章 《淨明忠孝全書》的結構與編纂 (31)
第一節 《淨明忠孝全書》的結構 (31)
第二節 《淨明忠孝全書》的編纂 (33)
第二章 《淨明忠孝全書》的形成背景
一一劉玉淨明道的興起及其原因 (41)
第一節 蒙元時期中國的社會與文化 (42)
一 蒙漢文化的衝突與蒙古人的漢化 (43)
二 朱陸學說的和會與其夏觀念的變化 (53)
三 道教的發展狀況與蒙元的宗教政策 (63)
第二節 江西的狀況與西山的環境 (69)
一 經濟之發展與宗族之勢力 (70)
二 書梡之發達與理學之影響 (81)
三 西山之環境與道教之宮觀 (91)
第三節 劉玉淨明道團的興起 (95)
一 劉玉、黃元吉與徐慧 (96)
二 修仙方式的變革與道法科儀的簡化 (112)
三 神仙譜系的重塑 (126)
第三章 祖師傳紀:元代以前的教團歷史 (131)
第一節 許遜的形象演變與早期的許遜崇拜 (132)
一 唐以前文獻中的許遜形象 (132)
二 許遜形象之演變及其意義 (136)
三 “十二真君”與許遜崇拜的家族性 (154)
第二節 隋唐“孝道”之沉浮 (163)
一 隋唐的宗教政策與社會觀念 (165)
二 隋唐“孝道”之發展狀況 (169)
三 胡慧超的貢獻 (182)
第三節 南宋淨明教團及其流變 (191)
一 何真公、周真公與南宋淨明教團
的主要成員 (195)
二 南宋淨明教團經典的重新考訂 (203)
三 南宋淨明教團的性質演變 (208)
第四章 思想主旨:仙道與人道 (223)
第一節 證道求仙:宋元淨明道的終極信仰 (226)
一 隋唐以來道教成仙學說的變化 (228)
二 “淨明”的境界與實踐 (233)
三 “忠孝”的宗教意蘊 (251)
第二節 人道為仙道之階:元代淨明道的人世情懷(257)
一 傳統道教之入世學說 (258)
二 《淨明忠孝全書》的“為人之道” (264)
三 元代淨明道的濟世實踐 (276)
第三節 兩個視角:欲識廬山真面目 (283)
一 傳統道教的哲學 (283)
二 宗教現象之本質 (288)
結 論 (293)
參考文獻 (303)
附 錄 《淨明忠孝全書》點校 (324)
後 記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