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HTTP_ACCEPT_LANGUAGE in /home/hk2/public_html/catalog/controller/common/header.php on line 6 拜太歲

出版社

 

拜太歲

拜太歲
書名: 拜太歲
作者 蓬瀛仙館
語言 简体中文
國際書號: 978780254
地區
年份 2010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平均評分: 暫沒評分

缘起    卢维幹1
总序  一片丹心拱北辰    李宏之4
太岁神崇拜的由来及其时代意义    李宏之  马梓材7
祭拜太岁神的礼仪    吉宏忠  梁德华18
一、拜太岁礼仪     1
  拜太岁祈福法会的通知以及介绍    2
  拜太岁坛场及神位    5
  拜太岁祈福法会科仪安排    12
  太上灵华至德岁君解厄延生法忏    25
  先天大梵礼斗玄科    37
   建生奉命星灯法科    51
  上海城隍庙拜太岁祈福法会榜文    61
  上海城隍庙拜太岁法会意文三种    64
  本命元辰祈福文疏    69
  信众诵唱的《礼斗诰》    71
二、谢太岁礼仪
  谢太岁酬恩法会的通知以及介绍    76
  谢太岁坛场布置及神位    79
  谢太岁酬恩法会科仪安排    83
  进表科仪    84
  谢太岁酬恩法会意文    121
附录:“拜太岁”答问 
 

   西方有哲人说得好  “仪式是文化的真正的纪念碑。”
    这句话说得也非常符合实际。因为,我们每接触一种异质的文化,都是首先从仪式获得感知。诸如,中国人见面打招呼,往往就是抱拳作揖。西方人见面打招呼,往往就是握手,拥抱,甚至吻手、贴脸。而日本人见面打招呼,往往就是一连串的点头哈腰和不停鞠躬。于是,我们就获知中国和西方乃至日本的文化差异。中国人招待喝酒,那就像内地流传的“感情深,一口闷”。而西方人和日本人嘴里说着“干杯”,而往往只是舔一舔酒而已,等等,等等。这些不同的仪式,
正是不同文化背景的区别的体现。
        中国本土产生的道教是一种拥有丰富仪式的宗教。道教的仪式植根于深厚的中国文化背景之中,体现的是完全本土的天人关系的思想、人际关系的理念
以及仪式行为的特色。人们接触道教往往不是从思想入手的,而是从道教仪式入手的。因此,道教仪式正是西方一部分文化人类学家关注的热点,他们正是从道教仪式开始进入研究中国道教的大门。
    道教仪式有个漫长的传承和演变的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直至今天仍然在延续着。蓬瀛仙馆道教文化丛书计划出版的道教科仪系列包括的各个分册,将分别介绍道教科仪包含的丰富思想、行为特色以及它所包含的深厚的中华文化的底蕴。并且,希望能够以此推动道教科仪的现代化的进程,使得当代道教科仪能够适应时代的需要,服务当代道教信徒的需要,以便道教科仪在内容上和形式上符合当代道教信徒的审美情趣,从一个方面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的适应时代的强大的生命力。
    元代道教诗人马臻在他的《霞外诗集》中曾经有一首诗写到元代大德辛丑(1301年)冬,张天师奉旨在宫内行醮祈雪,礼成后感通神灵,天降大雪,解除了旱情。诗称:  “醮罢龙楼异渥新,煌煌印剑嗣金真。纶音锡命期三日,奏牍传诚走百神。云叶尚笼中夜月,雪花已散万方春。太平有象乾坤大,一片丹心拱北辰。”诗歌描写了内醮辉煌的场面,醮仪的内容以及中夜笼月、万方雪飘的景象。而最让人感动的则是道教中人关怀国家、关怀庶民、祈祷太平、一片丹心的胸怀。也正因为如此,千百年来的道教和道教科仪始终和民族、民众、民生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中华文化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道教是天长地久的。
    道教科仪也将是天长地久的。
    本书编撰过程中,曾得到陈耀庭教授的帮助,谨此致谢。
                               蓬瀛仙馆理事长    李宏之
 

如果您對本書籍有什麼問題或經驗,請在此撰寫您的意見咨詢!
您的姓名:


您的評論: 注意: 評論內容不支持HTML代碼!

顧客評分: 差評            好評

請在下框輸入驗證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