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國財神文化

中國財神文化
書名: 中國財神文化
作者 釋印旭 張家成
語言 简体中文
國際書號: 9787802540897
地區 北京
年份 2008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平均評分: 暫沒評分

緒論  杭州靈順寺與中國財神文化  (1)
第一章  文武財神  (13)
一、財神真君趙公明  (13)
二、有道財神關帝君  (26)
三、公正無心紂王叔  (40)
四、生財有道陶朱公  (47)
五、文曲文昌增福財  (60)
第二章  偏准財神  (66)
一、五路財神祀五路  (66)
二、無時不顯五顯神  (70)
三、亦道亦佛華光帝  (78)
四、利市仙官小財神  (84)
五、釣錢撒錢劉海蟾  (88)
六、福祿壽星掠刷神  (93)
第三章  佛教財神  (99)
一、福德圓滿佛菩薩  (101)
二、財寶天王多聞天  (109)
三、吉祥天女佑吉祥  (113)
四、善財童子起善財  (116)
五、藏傳佛教五姓神  (130)
第四章  吉祥神器  (137)
一、財源滾滾聚寶盆  (137)
二、一本萬利搖錢樹  (143)
三、孔方錢神可使鬼  (147)
四、瑞獸種種聚寶財  (155)
五、佛門寶器保平安  (171)
第五章  祈財習俗  (181)
一、供迎送請皆為財  (183)
二、進香還願儀式多  (190)
三、旺財習俗南北異  (204)
四、吉祥圖案話財神  (216)
第六章  財神詩文  (233)
一、財神經  (233)
二、吉祥經  (244)
三、錢神論  (244)
四、財神楹聯  (248)
後記  (252)
 

緒論  杭州靈順寺與中國財神文化
    一、天下第一財神殿:杭州北高峰靈順寺
    杭州北高峰靈順寺,始建於東晉鹹和年間,是印度高僧慧理和尚在杭州所建五靈(靈鷲、靈隱、靈峰、靈順、靈山)之一,距今已有一千六百餘年歷史。唐天寶年中,寺僧子捷在靈順寺旁建北高峰塔,靈順寺遂成為該塔塔院。宋時.為奉祀五顯神,寺內增建華光殿。因寺內供奉“五顯財神”,故世俗呼之為“財神廟”。又因寺內設殿別名“華光”,故民間又稱之為“華光廟”。
    靈順寺地處杭州最高峰,風景秀美,古刹莊嚴,歷史悠久,故歷代帝王及文人墨客多有登臨題賦者。北宋徽宗大觀年間禦賜寺額“靈順”,清康熙皇帝留有“華光廟”墨寶.乾隆帝則賜“財神真君”並賦詩一首。唐代詩人方幹、宋代文豪蘇東坡、明代才子鄧林、姚肇等均留詩詞於寺院之中。特別是江南才子徐文長,他在登山遊寺時稱該寺所供奉的財神為其平生所僅見,故留下“天下第一財神”墨蹟,其刻匾至今仍存留於寺內。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開國領袖毛澤東主席曾三上北高峰,並題詩一首。有關部門還將該詩刻碑立於北高峰,並建立一座重簷四方的毛澤東詩碑亭。亭內的漢白玉毛澤東詩碑的南北方向都鐫刻著同一首詩:
    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
    飛鳳亭邊樹,桃花嶺上風。
    熱來尋扇子,冷去對美人。
    一片飄飄下,歡迎有晚鷹。
    朱德委員長亦于1961年登山並賦詩一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靈順寺曾為杭州市佛教協會自管寺院。不過,在“文革”期間,寺院被有關部門挪作他用。儘管如此,由於民間對財神的信仰不絕,每年春季到靈順寺朝拜進香者仍絡繹不絕。因此,在杭州市有關領導的關心和支援下,自2005年以來,靈順寺按明清建築風格重新修復並正式對外開放。
    與國內一般的佛教寺院不同的是,歷史上靈順寺曾以財神廟著稱,是一座集佛教文化與民俗文化為一體的獨具特色的古刹。該寺除弘揚佛教文化之外,亦將華夏民族文化溶入其中。寺院內除按佛殿格局設置天王殿、佛殿以供奉彌勒菩薩、釋迦牟尼佛等之外,還供奉財神真君趙公明、武財神關公、文財神範蠡,以及華光財神、藏傳佛教五姓財神等,旁邊還供奉了許多中國民間流行的吉祥之神,如我們熟悉的福、祿、壽三星神,招寶、納珍、招財、利市等等,將人們所期盼的“福、祿、壽、喜、財”等良好的意願均包容其中,故而得到了廣大遊客的青睞。近年來靈順寺香火日盛,成為風景如畫的杭州美景中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
    二、“三教融合”與靈順寺財神文化
    財神廟遍佈在我國南北各地。與其他財神廟相比,杭州靈順寺的財神文化有何特色呢?
    這裏首先要指出的是,由於明代著名文人徐文長曾題寫了“天下第一財神”,故靈順寺亦有“天下第一財神殿”之說。
    靈順寺地處杭州西湖景區的最高峰,現存主殿為明末清初所建,規模宏偉,堪稱華夏財神廟之最。而北高峰衛著名的杭州西湖“十景”之“雙峰插雲”的關鍵部分。這裏,于風景秀美之中不失險峻,是西湖景區周圍登高之最佳處。遊客除可以步行登山之外,還可以從山下的靈隱乘坐杭州唯一的北高峰索道,直達北高峰頂的靈順寺。登臨靈順寺,秀麗的西湖山水,繁華的杭城美景,一覽無餘,盡收眼底。唐代詩人方幹有詩《夏日登靈隱寺後峰》曾這樣寫道:
    絕頂無煩暑,登臨三伏中。
    深蘿難透日,喬木更含風。
    山疊雲霞際,川傾世界東。
    那知茲夕興,不與古人同。
    由此可見,靈順寺作為“天下第一財神殿”之美名當之無愧。
    此外,更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有著“天下第一財神殿”之稱的靈順寺,其財神文化比較典型地體現了唐宋以來我國民間信仰中的“三教合一”之特色。
    財神的起源已難以準確考證。不過,大致來說,在民間信仰的諸神系統中,財神是出現得較晚的神靈。雖然不少神靈很早就已經出現(如趙公明),但其財神身份的確定最早僅能追溯到大約北宋時期。中國民間所信仰的財神並非只是一“人”,而是一個群體,一個來源極不相同的各種神靈的集合。諸財神之中最常見的是文武財神,一般說法認為有所謂武財神趙公明、關公,“文財神”比幹、範蠡,他們在民間都是屬於所謂“正財神”的範疇。其他的財神則被立為偏財神、准財神。一般來說,人們通常將眾位財神納入道教神譜之列,將財神信仰歸於道教文化的範疇。然而,實際上很多財神在儒、佛之中也有被供奉的.
    在民間信奉的諸位財神之中,趙公明、關帝等雖是位列道教神譜,但都有最後歸依佛教的說法。特別是“關帝聖君”,乃儒、釋、道三教共尊其為神靈者。在儒教裏,關羽也稱“文衡帝君”,是五文昌帝之一,為文教之守護神,亦為能保佑考生順利錄取之神明,俗有“山東孔夫子作春秋,山西關羽讀春秋”之說,亦即關羽熟讀春秋,當能為儒家學子,助其解題。故尊關公為“文衛聖帝”,或稱“山西夫子”,或尊他為“亞聖”或“亞賢”。道教則奉關公為玉皇大帝的近侍,尊他為“翊漢天尊”、“協天大帝”或“武安尊王”等等稱號,為論定善惡的監察神。佛教以其忠義足可護法,並傳說他曾顯聖玉泉山,皈依佛門。因此,尊他為“護法伽藍”、“蓋天古佛”。
    由此可見,中國民間的財神信仰是唐宋以來中國文化中儒道佛“三教合一”之背景下出現的信仰形式,反映了中國文化中三教合一的信仰習俗。
    在儒、道、佛三教之中,儒家文化主要體現為一種入世的人文精神和價值觀念。而財神信仰本身即是反應了普通民眾對世間美好的物質生活的追求和嚮往,因而其內在地包含了儒家文化的觀念,自不必多說。財神信仰中所體現出的道教與佛教之關係,就本文來說,杭州北高峰財神廟與佛教文化之間的內在關聯是我們關注的重點。
    杭州北高峰財神廟全名“靈順禪寺”,顧名思義,可見其現為一座佛教寺院。實際上,靈順寺建於東晉時期,其開山祖師即為慧理禪師,與靈隱寺等佛寺並稱為杭州市“五靈”。可見其最初本來就是一座佛教寺院。至宋時,因財神廟內供奉作為“五顯神”之一的華光大帝,故民間又稱之為“華光廟”。實際上,華光大帝亦遭亦佛,“華光廟”之說亦可典型體現了靈順寺“三教融合”之信仰特色。
    一般人易將“華光”簡單地等於道教中的靈官馬元帥。實際上,華光大帝的身份和來歷比較複雜,可以說華光大帝亦佛亦道,在佛教和道教中皆各有來頭。佛教稱之為“華光如來”,而道教則稱作“五顯靈官馬元帥”。在道教神譜中,華光大帝被玉帝敕封為道教“護法四元帥”之一。
    明代餘象鬥創作的小說《華光傳》,即《五顯靈官大帝華光天王傳》(又稱《南遊記》)中稱華光大帝原是靈山如中佛弟子妙吉祥化身的神,被玉皇大帝封為火部兵馬大元帥。故民間傳說中也有以為馬天君原本來自佛教,是佛祖釋迦牟尼法堂上的一盞油燈,後為道教真武祖師收報,成為道教的護法神。
    上述道教傳說中的靈官馬元帥與佛教有著不解之緣。而在佛典中,亦有“華光佛”的說法,因而,亦有學者認為華光大帝源出佛典,而後來方為道教及中國民間宗教所用者。
    “華光”乃佛典中常見的用語,又名“華光如來”、“華光佛”,在歷代譯經中屢見不鮮,民問常稱之為“華光菩薩”。“華光”的本意為蓮花光明,是佛家的祥瑞。而在佛典中,這位華光菩薩一般是特指佛祖釋逛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號稱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後秦鴻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卷二《譬喻品》載“爾時佛告舍利弗。汝於未來世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劫,供養若干千萬億佛,奉持正法,具足菩薩所行之道,當得作佛,號曰華光如來。”在北魏菩提流《佛說佛名經》中,除“南無華光佛”以外,帶有“華光”二字的佛名號就有很多。至遲在南北朝時,華光菩薩就已成為中土人士崇奉的對象。
    自佛教流行後,民眾本有根據現實需要,為佛教某一為神明修廟設殿單獨奉祀的傳統,這位神通廣大的舍利佛亦即華光菩薩,同樣也成為民間專門奉祀的對象。宋人筆下就時常提到各地的華光寺或華光殿,如蘇軾在《東坡志林》卷十一“紹聖元年九月二十六日”條記載他在惠州時,曾經到過當地的華光寺。《咸淳臨安志》、《淳熙三山志》等宋代方志也屢屢提及在都城杭州等江南一些地區的多處華光廟或華光殿。今杭州北高峰靈順寺,當年寺內供奉有華光菩薩,故民間俗稱其為“華光廟”。由此,我們也就可以發現杭州靈順寺之稱為“華光廟”的另一層含義了。
    三、靈順寺的財神信仰習俗與非物質文化遺產
    財神,在世人的心目中是貧富的主宰者,也是中國民間供奉的招財進寶之神。世人嚮往美滿富貴的生活,而這種追求的實現與否往往與個人佔有財富的多寡有關,於是許多人虔誠敬奉財神,期望財神能夠滿足其發財的美好願望。人們對財神的祈盼尤其表現在種種祈財習俗和儀式上。迄今為止,這些傳統儀式大多仍較完整地保留著。
    就靈順來說,尤其是每到新年(春節)期間,前來靈順寺祈財的香客蜂擁前來,香火特別旺盛。相傳每年正月初五市財神的生日,來自各地特別是江浙滬一帶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地前來靈順寺進香許願、迎請財神。每年的春季,是杭州地區所謂的“春香”季節,各地香客也是成群結隊、絡繹不絕地前來進香。其場面熱鬧非凡,有時甚至是十分壯觀。
    毋庸置疑,自古及今,儘管眾多的善男信女虔誠地年複一年地進香許願,祈求財神滿足其發財的願望,但實際上所謂的財神並不能真正給人們帶來財運。如果寄希望於祈求財神來發家致富,當屬“迷信”無疑。既然如此,那麼我們今人探討傳統文化中的財神信仰的意義何在?
    一方面,我們不難發現,作為民間信仰對象的財神,在其賜財降福之神通之外,大多還滲透著揚善除惡的理念,其道德教化的意蘊不言自明。如比干的公正無私,關公的忠勇信義,範蠡的經營智慧和對待財富的超越的心態等等,都蘊含著深厚的人生哲理,帶有正面的教育和啟迪意義。
    另一方面,我們還要看到,財神信仰是中國古代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現象。迄今為止,在春節等我國很多重要的傳統節慶和習俗中還保留有很多祭祀、迎請財神的習俗儀式。很多傳統的年畫、吉祥畫,傳統的廟會、賽會等歲時習俗等,甚至春節期間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吃餃子(餃子象徵財神爺賜給的元寶)等習俗也無不與民間的財神信仰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且這些祭祀儀式,祭祀方法南北各地差異很大。如北方地區春節時,家家請回財神(實為一張簡陋的財神像),供奉財神像,焚香上供品;南方敬祭財神則特別講究供品的內容等等,這些都使得財神信仰具有區域和地方色彩。因此,我們以為,中國民間的財神信仰習俗實際上也構成了中國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間達成問
    一般來說,文化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一部分是有形的,一部分是無形的。美國人類學家克萊德•克魯克洪說:“(文化)是指整個人類環境中由人所創造的那些方面,既包括有形的也包含無形的。”我們今天所說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正是克魯克洪所說的文化的兩個組成部分。以往,在談到文化遺產時,我們比較注重物質文化遺產,或者是主流的思想觀念。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近十年來才出現的一個新的概念,它與我們經常使用的“民間文化”、“民俗文化”概念有類似之處,但又不完全相同。2003年10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下了這樣的定義:“‘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社區群體,有時為個人視為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述、表現形式、知識、技能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世代相傳,在各社區和群體適應周圍環境以及與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中,被不斷地再創造,為這些社區和群體提供持續的認同感,從而增強對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造力的尊重。”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物質文化遺產一樣,是一個民族或群體的文化及其傳統的兩個組成部分,對於人類社會或群體以至民族和國家的文化認同,民族精神的傳承和延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當代世界中,以增強“文化多樣性”和“對人類創造力的尊重”為共同理念,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而要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實行保護,就要探討和瞭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存特點和發展規律,只有懂得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存特點和發展規律,才能做到正確的、有效的保護。
    目前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和保護工作起步不久,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特別是對民俗文化,尤其是在民間信仰層面,我們的工作還遠遠不夠。我想,這也是今天我們研究探討財神文化的一個重要意義和價值所在,也是本書寫作的一個重要動機吧。
 

後記:
    “財神”信仰是中國古代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現象。迄今為止,在春節等很多重要的傳統節慶中還保留有很多祭祀、迎請財神的習俗儀式,因而財神信仰實際上也構成了中國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不能僅以“迷信”之見來簡單對待之。
    杭州靈順寺地處杭州西湖十景之一“雙峰插雲”的北高峰,是一座融佛教文化與民間財神文化於一體的佛教寺院,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民俗文化遺產還有待我們作更加深入地發掘。正是為了深入探討和發掘杭州歷史文化遺產,為地方的經濟社會和文化建設服務,於是有了本書的寫作。
    本書對中國民俗文化中的財神文化作概要而又系統地介紹。全書共分六章,除介紹廣為人們熟知的文財神比干、範蠢;武財神趙公明、關公;偏財神五路財神、五通神、利市仙官以及准財神劉海蟾等之外,還對不太為人熟知的佛教財神、司財富的吉祥神器如搖錢樹、聚寶盆以及中國民間祈財習俗作了介紹。
    本書在寫作時翻閱了大量的古籍文獻(有關文獻已在文中一一注明),並且是在參考學術界已有的成果的基礎上寫成的。關於中國財神文化的研究,除了一些關於財神信仰的學術論文之外,還有若干關於中國財神的著作也已面世,如佛教小百科之12的《財神與財寶本尊》(全佛編輯部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1月)、殷偉,殷斐然編著的《中國財文化》(雲南人民2005年1月版)、趙宏編著《財神傳》(中國旅遊出版社2005年1月版);馬書田著《中國俗神》(團結出版社2007年1月版)、鄭建斌著《中國財神》(中國工人出版社2007年12月)以及沈利華,錢玉蓮著《中國吉祥文化》(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等等。筆者在撰寫時多所參考,在此謹表示謝意。
 

如果您對本書籍有什麼問題或經驗,請在此撰寫您的意見咨詢!
您的姓名:


您的評論: 注意: 評論內容不支持HTML代碼!

顧客評分: 差評            好評

請在下框輸入驗證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