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道教人學研究

道教人學研究
書名: 道教人學研究
作者 楊玉輝
語言 简体中文
國際書號: 7010045585
地區 北京
年份 2004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平均評分: 暫沒評分

卿希泰先生序
李剛先生序
胡孚琛先生序
鄭慶雲先生序
自序
緒論
一、人學與道教人學的概念
二、道教人學的思想體系與基本內容
三、道教人學研究的現狀與意義
四、本書的內容與結構
第一章 人的本質結構
一、道教有關人的本質概念的形成和發展
二、人的形、氣、神及其相互關係
三、命與性及其相互關係
第二章 人體的臟腑
一、臟腑的概念
二、五臟
第三章 人體的經絡
一、經絡的概念
二、十二正經
三、奇經八脈
四、中黃之脈
五、丹田
第四章 人的生活歷程
一、人的孕育與出生
二、人的發育與成長
三、人的衰老與死亡
第五章 世界的層次結構與人的最終歸宿
一、世界的層次結構
二、人生的最終歸宿
第六章 人生存在的特性
一、人生存在的局限性和有限性
二、人生存在的唯一性和價值絕對性
第七章 修道的意義、價值和修道需要的素質
一、修道的意義和價值
二、修道需要的素質
三、修道的成就
第八章 修道的基本原則
第九章 修道方法
第十章 內丹
第十一章 道教人學觀與儒家和佛教人學觀的比較
第十二章 道教人學的特點、內在矛盾及其現代意義
主要參考文獻
 


                                              卿希泰先生序
    宗教是一種文化,從文化的角度來研究道教,是我的一貫主張。為人類創造出來並服務於人類的文化,是具有與人內在的必然聯繫的。可見,“人學”乃是任何一種文化的最重要部分,自然也是包括儒釋道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過去對於儒家與佛教的人學思想,學術界研究較多,而道家的人學思想則研究較少。至於道教人學,至今仍是道教 1究的一個薄弱環節,亟待開拓。楊玉輝同志在攻博期間,將“道教人學研究”確定為博士學位論文題目,經過一年多的努力,高質量地將其完成。在博士畢業後,又在這個基礎上繼續進行深入研究,又歷經三載的反復推敲、精心打磨,現在終於向大家推出了這本更加充實、更加完善的《道教人學研究》。可喜可賀!
    《道教人學研究》一書第一次對道教有關人的認識進行了全面的闡述,其價值首先在於它將人們相對忽略的領域進行新的開拓與系統的論述,以確鑿的證據顯示了道教對人的真切關注以及對人生的積極探索態度。本書從道教的人的本質之論述開始,繼而從社會屬性角度探討道教對於人生存在的看法以及修道的意義,然後系統闡述道教修道的基本原則和修道的具體方法。同時,作者還將道教人學觀與儒家及佛教的人學觀進行比較,由此得出了道教人學的一般特點的見解。全書結構嚴整,思路清晰,論證有力,文筆曉暢,體現了作者較高的傳統文化素養和理論思辨能力。
    通讀全書,可以發現,本書提出了許多獨到的見解,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例如對於道教對人生存在的局限性與有限性問題的認識,作者從大量的經典文獻稽考入手,概括出“生難永恆性”、“形體滯礙性”、“苦痛常伴性”、“禍福無常性”四個小命題,這都是很有創建性的。再如,作者通過比較,指出了道教與儒釋在人的本質、人生價值、修行觀念上均存在異同,並分析了具體異同的表現,這些都是難能可貴的。概括起來,本書在以下三個方面的突破和學術價值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一是提出了道教人學思想的學術研究框架,對道教人學思想的基本內容和體系結構進行了系統的理論闡述;二是以道教人學論統攝道教修道論,具有提綱挈領、舉一反三的作用,有利於深入研究道教思想;三是盡可能地比較研究了道、儒、佛關於人的主要觀點、主要學說,從比較中研討道教人學思想的文化特色, 使對傳統文化的研究更富於整體感和較大的深入性。
    在《道教人學研究》即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之際,我感到由衷的高興, 應楊玉輝同志的請求,樂為之序。

                      卿希泰
                 2004年10月20日
                於成都四川大學


                                                             李剛先生序
    楊玉輝教授將他的書稿《道教人學研究》寄給我,要我作序,作為他的指導教師,我是責無旁貸的。這本專著是在其博士學位論文的基礎上修改完成的,充實了較多內容,顯得更為成熟和豐滿,讀後對其中涉及道教人生價值觀的部分留下深刻印象,也想借題發揮說幾句。
    道教繼承發展了道家的人生價值觀,以逍遙快樂、長生不死的神仙作為人生的理想目標,描繪了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人生構圖,這幅圖畫古往今來吸引了不少人為之傾倒。神仙形像可以說正是道教人生觀的一種折射,神仙過的日子說到底是一種歸真返璞的生活樣態,道教在神仙世界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之所在,寄託了人生的理想目標。試看道士們筆下的神仙,自由自在,天真如嬰兒,琴棋書畫,瀟灑似行雲,或玄珠無心,或坐忘返樸,或林下論道,或海闊天空,往來無拘束,談笑有高朋,適性忘情,圓滿自足。這種神仙過的日子,也正是道士們所想要過的日子。儒家要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建功立業,名垂青史,是一種官本位的人生價值觀。道教的功名觀與此不同。北宋著名道教思想家張伯端的《悟真篇自序》表達了這樣的追求:當人經過修煉內丹,脫胎神化,名題仙籍,位號真人,“此乃大丈夫功成名遂之時也”。這是一種仙本位的人生價值觀,以成仙了道為功名。在道教看來,人生短促無常,“昨日街頭猶走馬,今朝棺內已眠屍,妻財遺下非君有。”與其貪圖利祿求榮耀,不知不覺已憔悴衰老,不如抓緊時光修煉仙道,求取長生。以虛靜無為養生修道而成仙,這是道教人生價值觀理想的人生目標。
    那麼怎樣才能到達這一目標呢?道教首先主張歸真返璞,走回歸清靜自然的路,這條路就是道教眼中最理想的人生之路。拋棄了名利的誘惑,避開人與人的勾心鬥角和你爭我奪,不管外部環境如何喧囂繁華,自己卻悠然自得地過著田園風光式的寧靜生活,與大自然融化為一體。但這遠遠還不夠,對道教來說,更為重要的是,返歸自然不僅僅是回到自然界,而且還要回到精神上的自然而然,獲得精神上的自由,回到自我的真實本性,擺脫名利的覉泮,得其心靈的虛靜。道教所謂自然,不全是我們現在所講的自然界,也非西方所謂自然主義,其主要內涵是指精神上的獨立無待,本來如此,自由自在,也就是人們心性的本真狀態,沒有修飾,沒有偽裝。現代人所說的自然現象嚴格講起來是他然,待他而然。自然界的現象處於因果關係中,相互依待,這正好是不自然不自在,即莊子所謂“有待”。道教叫人回歸自然,不是回歸有所待的自然,而是無待的自然, 這樣的自然只存在於精神現象中,即精神的獨立無待。人生只有進入這層境界,把外在的虛偽造作去掉,由此解放出來,獲得精神自然自在,心性虛靜真誠,才說得上是有價值的人生。道教同道家一樣,認為人生應保有赤子之心。嬰兒是道的象徵,體現了無知無欲、無拘無礙的大道精神。人如何才能像嬰兒般活著?首先是見素抱樸、虛靜寡欲,即對外在的物質生活和庸俗的感官享受看得淡然,刻意追求內在的精神生活和高雅的審美享受。再就是自然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人應該以“無為”的原則待人處世,無為就能回到嬰兒的“赤子之心”境界,體驗到人生的真誶。陶淵明有首詩說得好:“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要想獲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人生樣態,恐怕沒有“心遠”的虛靜境界,沒有赤子之心,那是很難辦到的。       
    必須指出,道教的人生價值觀是此在的而非彼在的,就是說它在此岸而非彼岸,它是實實在在的。道教不像佛教為了追求彼岸世界而苦苦修行,而是為了滿足人們在現世中追求幸福快樂的心理需要,以至為了解決現實人生所碰到的種種實際問題,所以其人生價值觀立足於大地上,務實求真。道教人生價值觀實際上是在摸索探求如何使人的生存充滿一種快意樂趣,並將這種幸福快樂保持到永遠;這種幸福快樂是超越流俗的“至樂”、“大樂”。儘管其成仙的人生追求不免有空想化的成分,但總的說來是在追求使人能夠親身感受體驗的東西,而非霧裏看花、水中撈月。所以道教的主流派並不主張出世,獨自跑到深山老林修道,而是強調在入世中出世,即在鬧中求靜,在塵俗之境當中修心養性,煉養神仙長生之道。用道教的話說就是外混俗務,內修真道,和光同塵。
    身在塵世,心卻遠遠地去追蹤“道”,於入世中出世,這就是道教主流派的主張。道教的神仙也離我們不遠,不時出現在人間,為人們解除倒懸,除暴安良,懲惡揚善,甚至下凡安家落戶,生兒育女,他們的形象都是那麼親切可愛、平易近人。道教還有所謂地仙,腳踏實地生活在這大地上,與人的距離更近。其實,道教神仙大多是由人轉化而成的,人與仙之
間沒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淘,此正應了一句俗話,神仙也是人做的。神仙與人的距離如此之近,強烈地體現出道教人生價值觀的此在性。而神仙恰恰就是道教人生價值觀追求的終極目標。對於道教徒來說,人一旦經過修煉轉化為仙,人生也就圓滿了。
    人生常常要面對如何對待成功與失敗的問題,人們通常認為道家道教是失敗者的人生價值觀。林語堂《吾國與吾民》認為:“當順利發皇的時候,中國人人都是孔子主義者;失敗的時候,人人都是道教主義者。”“每一個中國人當他成功發達而得意的時候,都是孔教徒,失敗的時候則都是道教徒。道家的自然主義是服鎮痛劑,所以撫慰創傷了的中國人之靈魂者。”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二卷第十章引德效騫的話說:“儒家思想一直是‘成功者'或希望成功的人的哲學。道家思想則是‘失敗者'或嘗試過‘成功'的痛苦的人的哲學”,並認為此話說得很好。失敗、退卻者的人生價值觀,這就是許多人眼裏的道家道教。確如人們所言,道家道教的人生價值觀能起到安慰人在精神上遭遇到幻滅與痛苦的作用,使人即使掉進逆境,也不氣餒悲觀,而是把一切都看得開,以豁達虛靜的心態對待失敗。但道家道教也可以是成功人士的價值哲學,成功者以此為明鏡,不時地提醒自己“福兮禍之所伏”,不飛揚驕橫,從而保持其成功長久不衰。關鍵是,成功者應保持一顆道家道教式的山林心態,以此不變之心態應萬變。這點晉人郭象早已看到,他注解《莊子•逍遙游》時說:“聖人雖在廟堂之上,然其心無異於山林之中。”位處廟堂之上,建功立業,名垂青史,這是中國士大夫正統的人生理想與價值追求。廟堂為官即是人生成功的標誌,這是十分典型的儒家人生價值觀,但就在此功成名就之際,內心深處也應該保持道家道教那種笑傲山林的人生價值觀。蓋因如此可以化解伴隨成功而來的巨大的身心壓力,消融高處不勝寒的感覺,不為名教所拘禁,獲得對官本位那種刻板單調的人生不足的補償。又因為廟堂與山林的場景是會發生轉換的,一旦從廟堂下野,就不致產生心態的失落感,不會有太大的反差。“功成身退天之道”,這是老子傳授給成功人士的法寶,也是道教一再強調的,是成功者實現其人生價值的不二法門。
    道教人生價值觀的此在性還表現為道教對儒家倫理的承認和吸取, 將其和道教生命哲學結合為一體,形成獨具一格的生命倫理學。道教生命倫理學以“勸善成仙”為主題,解決人的生命存在、終極關懷,是其出發點,又是其目的地。道教倫理的核心是勸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而其規勸的特徵則是把行善和人的生命聯繫起來,此即道教獨具特色的倫理價值觀。在道教看來,人要想長生成仙,取得不死的資格,除了修煉生命,或外丹或內丹煉養之外,首要的就是在道德上行善去惡,即所謂“長生之本,惟善為基”,“入善為生,為惡而死”。生命存在的長短和生活質量的高低都與人的善惡行為有關,而善惡產生的淵源得從心性上去找,只要找回人失落的“天性”,心不為外色所動,善就伴隨著人的生命,生命即可獲得永恆。道教生命倫理學把人的行善去惡變成一種自由的內心情感,使之出於主體的自由,而不僅僅是被外在壓力所逼迫。儘管有外在神的監視, 但最終是要形成個人的發自內心的自覺自願行善,只有這樣才能“成仙不死”。可以說道教始終堅持了修仙和儒家倫理相結合,這就使其人生價值觀的此在性不退色。所謂儒道互補,也包含了儒道二家在人生價值觀念上的相互彌補借用。對一個虔誠的道教信徒來講,借助於儒家輪常,既有利於在傳統的倫理社會中尋找到立足之地,也加快了他成仙了道的人生步伐。
     有的西方思想家把當今人類的問題描寫成一個孤立和疏離的過程: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上帝的疏離。法蘭克福學派重要代表人物馬爾庫塞《單向度的人》一書認為,由於現代物質文明的極度膨脹,使本來在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都有要求的社會,變成了在物質上滿足而精神上卻得不到寄託的社會,即物質富裕而精神空虛的”單向度”社會。人也是如此而成為單向度的人。海德格爾把當代稱為“技術時代”,技術是這個“原子時代的形而上學”;精神萎弱是這個時代的突出症候,精神被曲解為智慧、計算的能力,“無家可歸成為一種世界命運”;飛機、電視在沒有存在的存在者的熙熙攘攘中,使時間和空間都不斷縮小,但距離的縮小並不帶來人們之間的親近,“因為鄰近絲毫不在於距離遠近”。西方思想家對現代人生的深刻反省值得我們正在邁向現代化的中國人思考。對治現代人生病態問題,活得太累問題,經濟動物、金錢奴隸問題,或許借鑒一下道家道教的人生價值觀是有益的。對治是對病下藥,並非說包醫百病,萬靈藥方。對治不是以道家道教人生價值觀來拯救現代人生的迷失,解決現代人的所有問題,而是從中吸取某些有益的營養,高屋建瓴,得到一些明智的啟迪。那麼現代人生從中可以得到哪些智慧的啟示呢?以下五點是我們應當思考的:
     1.現代人生忙忙碌碌,勞心勞力,疲憊不堪,這不完全來自外部環境壓力,主要矛盾在於人自我物欲的無限制膨脹。一味追求物質享受,結果精神家園丟失,惶惶不可終日,科學技術發達、物質文明的進步並未解決所有的人生問題。道教人生價值觀給人一種安身立命的智慧,啟發人知道生命的價值意義在於歸真返璞,回到自然,過一種合理節欲、清靜無為、有利身心的生活,將人生提升到更高的境界。這對只知沉溺於物欲之海、滯落在名利之場的許多現代人來說,無疑有淨化其心靈、昇華其精神境界、誘導其由執迷轉入醒悟的功用。而迷途知返、浪子回頭,勢將重振人們生命的活力。
     2.現代人面臨嚴重的生態危機。如何防止人類的各項活動對地球生態系統的破壞?這是當今全世界都在思考的問題。面對這給人類帶來毀滅性災難的危機,重溫古老的道教生態倫理價值觀不無裨益,這種重溫顯然將啟示現代人怎樣更好地生存,可持續地發展。所謂生態倫理是人與自然環境發生關係時的倫理。道教生態倫理觀所要處理的就是人與自然打交道時必須恪守的倫常,對大自然既要利用,也要協調。道教生態倫理觀的目的,就是試圖找到拯救自然環境使其免遭人為破壞的依據,為人營造良好的生存空間。道教並不反對人化的自然,而是主張人改造自然應受道德規範的約束,應該把自然改變成一個令人賞心悅目的巨大花園, 就如道教所想像的神仙世界那般奇妙。道教更賦予自然以充滿生命活力的美的意象,從而激發人們自覺地熱愛和尊崇自然的倫理感情。道教主張天人合一,對環境採取保護措施;關心愛護萬物生命,以謙下的精神與自然萬物打成一片,節約各種資源;自然環境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相互間有種交流共存的關係。這對於只顧自我消費、不管生態平衡的某些現代人來說,無疑也是種啟示,啟示他們建立正確的環保觀念和自覺的環保意識,牢記只有與自然萬物共存才有美好人生的實現。而人類要延續,要造福子孫後代,沒有良好的生存環境也就是句空話。
     3.道教非常重視人的肉體生命,主張發揮人的主體能動性,“我命在我不在天”,通過人的自我煉養,提高生命存在的品質和數量。所謂質量就是生活健康幸福,逍遙自在;所謂數量就是長壽乃至於長生不老。道教的養生方法和心理療法,對現代人的心理緊張、情緒焦慮具有緩解作用,對現代人的身體健康,以充灃的精力應對生活,不無可取之處。健康長壽,這是道教人生價值觀的根基所在。道教在追求長生不老的歷史長河中積澱下來的養生學,可為現代人的健康長壽服務。生命科學將是本世紀的顯學,道教人生價值觀無疑能給當代生命科學一定程度的智慧開啟。魯迅先生《而已集•小雜感》指出:“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國大半。”人們為什麼不憎道士?魯迅先生沒有說。我猜想個中原因之一,恐怕與道士們為人消災解難、治病救人有關,特別是與道士們那種大智大慧的人生價值觀和延年益壽的方術有關。道教的神仙長生教義曾給幻想不死的人帶去希望,緩和了他們死亡的焦慮。從這個角度講,道教人生價值觀反映了人類對於生命的理想和希望,這種理想和希望,激勵著人們不斷試圖去超越生命的極限。當然,現代人已經十分理性地認識到人要不死是根本不可能的,然而,道教那種“我命在我不在天”的主體精神定將鼓動現代人不斷去探索生命的奧秘,破解長壽的密碼,把我們人類的平均壽命提高到90歲,甚至100歲以上,這倒並非是天方夜譚。
     4.人生價值觀的著眼點是生命,所謂生命不僅是肉體生命,而且是德性生命。道教吸取儒家倫理思想,形成自己的一套生命倫理學。道教生命倫理學認為,人生要幸福快樂、健康長壽乃至神仙長生,首先必須踐履德性,德性生命的完滿是肉體生命最終成仙的前提。上個世紀以來,中國傳統美德遭受重創,道德水準滑坡,乃至有人患了道德冷漠症,嚴重者甚至不知人間有“羞恥”二字。而“當社會失去了恥辱感時,腐敗就開始流行,什麼事都可能出現-這時習俗和法規不再受人尊重,平等導致了慫恿,卑鄙和妒忌取代了仁愛”。這樣,道德重建便成為現代人的一個重要課題。然而道德重建必須有資源,否則即成無米之炊。道教生命倫理學作為一種有特色的道德資源,其中精華的東西對道德下滑、道德冷漠症可以起到某些對治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增進人們的道德修養,改善社會道德風氣。道教生命倫理價值觀中,不乏代代留傳的傳統美德,如先人後己,損己濟物,助人為樂,尊老愛幼,大度寬容,不取非義之財等等,這些對現代人搞道德建設不無裨益。
     5.道教這套大智大慧的人生價值觀對於現代人正確處理人生成敗,冷靜對待人生的順境與逆境不無指導意義。道教人生價值觀中不乏人類處世經驗的總結,可資現代人借鑒。道教主張對人生得失成敗的超越,對功利物欲的淡然,對美德的崇尚,對無憂無慮、安時處順的精神自由的追求。道教的人生價值觀與現代人渴望建功立業的心態並不相悖,它在更高的境界層實現人的自我需求。它是種大智大慧,而非小聰明,它開發人的生命潛能,使人完成大事業,使人生有一番大作為。牟宗三先生認為: 光其是擔當大事的人需要道家這套學問,所以它是帝王之學。其實對現代人來說,建功立業是多元化的,而非單向度的,不僅僅是以從政做官為本位。道教的“功名”就不落實在政治上,而是多途徑的,於是人生的路向越走越寬。
     海德格爾自稱是“在途中”的思想家,道教人生也追求“在途中”,永遠具在這途中而無終結,以求永恆,神仙就是此種人生的形象化展現,是道教試圖獲取最高人生目標。這種成仙不死的目標在我們看來顯然是實現不了的,但其價值意義就在於追求的“途中”,在追求的途中,人就實現了他的人生價值理想。楊玉輝《道教人學研究》一書就是在其人生旅途中不斷追求的產物,從博士論文的反復打磨到現在出書,一步一個腳印,不僅嘗試填補道教人學的學術專著空白,而且試圖為整個道教思想的理解和把握提供一套全新的思路,具有一種強烈的理論探險精神和知識創新願望。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也是值得我們在學術研究中發揚光大的。“在途中”,我們刻苦鑽研,不畏艱險,勇往直前,追求精神產品的原創性,就讓我們以此共勉吧!
                                                                  李剛
                                                         2004年10月:
                                                          於四川大學
 

書的說明:
    本書是第一部有關道教人學的學術著作。作者從全新的角度對道教有關人的認識進行了全面而系統的梳理,不僅勾畫出了一套完整的道教人學思想體系. 而且還對道教人學的各種基本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全書內容包括:人的本質結構.人體的臟腑與經絡.人的生活歷程.世界的層次結構與人的最終歸宿. 人生存在的特性,修道的意義.價值與修道的素質,修道的基本原則與具體方法, 道教人學觀與儒家、佛教人學觀的比較. 道教人學的特點.內在矛盾及其現代意義等。作者在對道教有關人的認識的理解和把握上,同時在對整個道教思想的理解和把握上.以至在對中國傳統思想的理解和把握上.都力圖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

如果您對本書籍有什麼問題或經驗,請在此撰寫您的意見咨詢!
您的姓名:


您的評論: 注意: 評論內容不支持HTML代碼!

顧客評分: 差評            好評

請在下框輸入驗證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