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HTTP_ACCEPT_LANGUAGE in /home/hk2/public_html/catalog/controller/common/header.php on line 6 弘道揚善:道教倫理及其現代價值

出版社

 

弘道揚善:道教倫理及其現代價值

弘道揚善:道教倫理及其現代價值
書名: 弘道揚善:道教倫理及其現代價值
作者 丁常雲
語言 简体中文
國際書號: 7532621766
地區 上海
年份 2006
出版社: 上海辭書出版社
平均評分: 5 星內取得 5 星!

緒論 道教倫理概述
 一、道教倫理概念界說
 二、傳統倫理與道教倫理的關係
 三、道教倫理的主要特徵
 四、道教倫理的基 本內涵和表現領域
  (一)教義中的倫理思想
  (二)神仙信仰中的道德追求
  (三)清規戒律中的道德約束
  (四) 道教禁忌中的道德要求
  (五)勸善書中的道德規範
  (六)各教派立教宗旨中的倫理道德
  (七)道教科儀中的倫理思想
   (八)歷代高道的道德言行
  (九)仙話故事、道情戲、水陸畫等的倫理教育
 五、道教倫理的現實與未來
第一章 苴嗇德:道教徒的人格理想與價值目標
 一、道法自然:道教的天道原則
 二、柔弱不爭:道教徒的處世方式
  (一)柔弱為上的人生 態度
  (二)為而不爭的處世原則
 三、奉道行事:道教徒的人格理想
  (一)“道”是道教的最高信仰
  (二)奉道是 道教徒的人生追求
  (三)神仙是道教人格理想的典範
 四、忠孝為先:道教倫理的價值取向
  (一)忠孝之道本於天地
   (二)學道當以忠孝為先
  (三)淨明以忠孝為本
 五、誠信不欺:道教倫理的基本原則
  (一)天道以至誠為本
   (二)持戒以守信為先
  (三)信仰以虔誠為首
  (四)行善以誠心為要
  ㈤和諧以誠信為基
第二章 濟世利人:道教濟世倫理的理念與實踐
 一、學道為人:道教濟世倫理的基本理念
  (一)慈悲仁愛的道德理念
  (二)學道為人的 濟世理念
 二、慈心於物:道教濟世倫理的情感依據
  (一)萬物皆有道性的情感寄託
  (二)齊同慈愛的至善真情
 三、 無量度人:道教濟世倫理的普世性質
  (一)崇尚道德的普世美德
  (二)度化眾生的普世精神
 四、扶貧幫困:道教濟世倫理的具 體實踐
  (一)樂善好施的優良傳統
  (二)扶貧幫困的具體實踐
第三章 慈愛和同:道教和諧社會倫理的追求與使命g
  一、慈愛和親: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境界
  (一)“兼相愛,交相利”的人際關係準則
  (二)誠實守信的道德準則
  (三)濟世利 人的至善境界
 二、眾生平等:人與社會的和諧理念
  (一)眾善奉行的道德理念
  (二)眾生平等的和諧理念
  (三) 欣樂太平的社會理想
 三、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的和諧法則
  (一)道教對理想仙境的追求
  (二)道教的生態倫理精神
   (三)道法自然的和諧原則
  (四)天人合一的和諧理念
第四章 貴生重命:道教生命倫理的價值取向與追求
 一、仙道貴生:道教 生命倫理的核心內容
  (一)積善成仙的生命追求
  (二)人道與仙道並修的道德倫理
  (三)好生惡殺的生命倫理
  二、我命在我:道教生命倫理的基本精神
  (一) 自然無為的生命觀
  (二)以人為本的倫理精神
  (三)積極“入世”的人生 態度
 三、修身養性:道教生命倫理的實現手段
  (一)從天道自然到人道養生
  (二)從外丹實踐到內丹修煉
  (三) 道教養生的主要方法
 四、長生久視:道教生命倫理的理想境界
  (一)神仙可學論的基本思想
  (二)學道與修仙的生命追求
   (三)與道合真的理想境界
第五章 立德踐行:道教倫理修養的方法與當代啟示
 一、眾善奉行:道教倫理修養的原則
  (一)正心 去欲的原則
  (二)慈悲濟世的原則
  (三)行善抑惡的原則
 二、賞善罰惡:道教倫理修養的方法
  (一)嚴格自律的 修養方法
  (二)勸善度人的修養方法
  (三)諸惡莫作的修養方法
 三、規戒禁忌:道教倫理修養的途徑
  (一)戒律 與禁忌
  (二)道教倫理修養的主要途徑
 四、道德教化:道教倫理修養的當代啟示
  (一)對個人自身修養的啟示
   (二)對社會倫理道德的啟示
  (三)對人與自然關係的啟示
第六章 積功行善:道教勸善活動的社會功能
 一、太上感應:道教勸善 思想的形成
  (一)天人感應思想的由來
  (二)人感應與因果報應
  (三)《太上感應篇》的出現
 二、善惡分明:道 教勸善思想的基本內容
  (一)善與惡的思想
  (二)社會人倫與道德規範
  (三)自然生態與環境保護
 三、道德至 上:道教勸善書的倫理特色
  (一)對行善積德的規勸
  (二)對社會道德的教化
  (三)道德至上的倫理特色
 四、淨 化人心:道教勸善書的社會作用
  (一)精神生活的補充作用
  (二)思想道德的教化作用
  (三)社會穩定的促進作用
   (四)身心健康的引導作用
第七章 紫氣東來:道教倫理的現代建設與傳揚
 一、繼承傳統:道教傳統倫理的學習與研究
  (一)對 道教傳統倫理的再認識
  (三)道教傳統倫理的繼承與發展
 二、適應時代:道教傳統倫理的現代建設
  (一)對現代道教倫理的一 般認識
  (二)與時俱進地推進道教倫理建設
  (三)加強道教自身的宗教倫理建設
 三、服務社會:道教倫理的現代價值走向
   (一)道教倫理的現代價值
  (二)探索道教倫理的社會功能
 

如果您對本書籍有什麼問題或經驗,請在此撰寫您的意見咨詢!
您的姓名:


您的評論: 注意: 評論內容不支持HTML代碼!

顧客評分: 差評            好評

請在下框輸入驗證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