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HTTP_ACCEPT_LANGUAGE in /home/hk2/public_html/catalog/controller/common/header.php on line 6 太乙金華宗旨今譯

出版社

 

太乙金華宗旨今譯

太乙金華宗旨今譯
書名: 太乙金華宗旨今譯
作者 王正志
語言 繁體中文
國際書號: 9579673330
地區 臺北
年份
出版社: 丹道文化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平均評分: 暫沒評分

一、《太乙金華宗旨》今譯序(○○三)
二、《太乙金華宗旨》今譯再版序(○○八)
三、《太乙金華宗旨》今譯讀後記(○一六)
四、譯者說明(○二九)
五、《太乙金華宗旨》今譯編譯者序言(○三一)
六、《太乙金華宗旨》的由來與內容  德文譯者  衛禮賢
1、本書的由來與宗教(○四五)
2、淺析本書的宇宙觀(○五○)
3、簡述本書的《易經》八卦符號(○五四)
七、西洋人對「道」的認識  德文譯者  榮格
1、西洋人對「道」的概念(○五七)
2、西洋人練功的體會(○五八)
3、修道必須重視修德(○六一)
八、歐洲的曼陀羅  榮格(○六二)
九、《太乙金華宗旨》德文版譯成曰文的說明  曰文譯者  湯淺泰雄  定方昭夫
1、衛禮賢和榮格的相識(○六八)
2、《太乙金華宗旨》與呂祖(○七四)
3、對本書概括總結及譯成曰文的經過(○七七)
十、呂祖的傳記及其神話故事  湯淺泰雄
1、呂祖的傳記(○八二)
2、宋太祖遇見呂洞賓的神話故事(○八四)
3、王重陽遇見呂祖的神話故事(○八四)
4、呂祖解除民工疾苦的神話(○八五)
十一、《太乙金華宗旨》今譯
第一章:天心(○八八)
第二章:元神、識神(○八九)
第三章:回光守中(一○九)
第四章:回光調息(一二五)
第五章:回光差謬(一四三)
第六章:回光證驗(一五○)
第七章:回光活法(一六一)
第八章:逍遙訣(一六五)
第九章:百日立基(一九一)
第十章:性光識光(一九六)
第十一章:坎離交媾(二○六)
第十二章:周天(二一○)
第十三章:勸世歌(二二一)
十二、《闡幽問答》(白話注解)(二三一)
附錄之一:蔣本《呂祖師先天虛無太一金華宗旨》(三○七)
之二:作夢的榮格(三四一)
之三:論衛禮賢、榮格的丹道研究與  《太乙金華宗旨》(三五○)
 

         中華文化中,有兩家思想,實居於最重要之地位,一為道家思想,就是黃老思想。一為儒家思想,就是孔孟思想。中華文化,乃由黃、老、孔、孟兩大文化支柱匯合而成。因此中華文化固有之思想精華,一以正心誠意為文化基礎。二以一陰一陽之謂道,乃立天之道,由陰陽變化而成,所謂宇宙人生玄學思想。三以天人合一,即老子之道法自然,人生哲學思想。四以清心寡欲、明心見性,為人生修養實踐之思想。五以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為做人做事之心法思想。六以內聖外王,貫通一致之政治哲學思想。七以適時適中為民族生存哲學思想。八以「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之教育哲學思想。以上是中華文化資產,恢復我民族之自尊自信,喚醒我國民之愛國家愛民族之正常情感。
          來靜於民紀二春庚午四月,參加國際法律研討會,遊北京,得晤清華大學氣功研究所,王道長魁溥教授,承以近著《太乙金華宗旨今譯》原稿示予,深佩王道長學識淵博,譯述精湛,文字流利,並詳述德人衛禮豎及瑩格,與日人盪淺泰雄及定方晤夫,諸人對大道之觀念,其譯本風行法、德、日各國,堪為後學修真養性之梯航。
《太乙金華宗旨今譯》一書,原名《呂祖師先天虛無太一金華宗旨》為唐呂嵒著,世人稱為呂祖(西曆七九八年生,卒年不詳),師鍾離權,授以金丹秘旨,深得其訣,呂祖精於內丹術,百餘歲而童顏,步履輕疾,頃刻數百里,世以為神仙。長劍術,精導引,著有《傳劍集》、《敲爻歌》、《直指大丹歌》、《了三得一經》、《贈劉方處士》、《漁父詞》等著述傳世(見中國氣功辭典)獨缺《太乙金華宗旨》一書。
         讀道藏輯要載:《呂祖師先天虛無太一金華宗旨》一書,為清蔣侍郎元庭先生輯,龍門正宗第十一代金蓋山人閔一得(一七五八——一八三七)訂正。據稱:「是書出於清康熙戊辰歲,金蓋龍嬌山房宗壇所傳,本山先哲,陶石菴先生壽諸梓。嘉慶年間蔣侍郎元庭先生,得傳抄本,纂人道藏輯要,後在浙省,見本山梓本,議即改梓,而版在京邸,及送版歸南,而先生又北上,卒於京,事故中止。此未了要事,一得之心,不能忘也。今歲遊金陵,得世傳謄本,亦與陶本不盡合,而較蔣本多收一二節。似又出自陶本者,各以私意增損,言人人殊,何以信後。茲一準陶本,訂正之。」足見抄本,各有增損之處。
        又據金蓋山人閔一得,於訂正本序中雲:「先師太虛翁曰:『余聞之駐世神仙,泥丸李翁謂是書道旨,孚佑帝君(呂祖),初證道果,四大已化,未及醫世,乃著詩三章,題曰「至教宗旨」。宋元之際,業已梓布,其次章,即是書逍遙訣也。』是書出於塵熙戊辰歲,演成於金蓋龍嬌山房,實為陶石菴諸名宿,皆醫世之材,授此大道,豈僅為獨善一身之流說法哉。」此外,尚有尹真人著《東華正脈皇極闔闢證道仙經》一書,與《太一金華宗旨》相為表裏,均為太上心傳,渡世寶筏,梓本流傳未廣,其所參雜本,相傳來自青羊宮傳鈔本,亦經金蓋山人訂正,並於序中曰:「今幸闔闢經訛本,未纂入道藏,金華宗旨本雖入藏,而板存姑蘇(即陶本)取以重梓,亦自易易。」
           茲將本書(譯自日文版)與蔣本作一比較,其中天心章第一,兩書完全不同。元神與識神章第二及以下各章變動無多。勸世歌章第十三,略有增減。再查逍遙章第八(蔣本第廿三頁)有下列各名詞,如安神祖竅、翕聚先天、蟄藏氣穴、眾妙歸根,與《性命圭旨》所列各名詞相似。又同章(蔣本第廿五頁)有下列各語:「朱子(雲陽諱玄育,北宗法派)嘗雲:瞎子不好修道,聾子不妨,與吾言何異(『何異』二字曰譯本為『暗合』),特表其主輔輕重耳。』按朱玄直為北宋時人,「與吾言何異」中之「吾言」者,為呂祖之自稱,呂祖為唐德宗貞元十四年降生,相距數自年,如何暗合?殆為宋元時代弟子之依託。
           今譯本於序言中稱:「日人湯淺泰雄與定方昭夫,將《太乙金華宗旨》譯成日文,是依據德人衛禮賢(原譯為『韋爾黑爾穆』)和榮格(原譯為『雲古』)所譯之德文,共計八章,第九章以後為後人所補充。所用的「太乙金華宗旨」原本,現仍收藏於美國華盛頓大學圖書館中。本書譯成曰文時,增列五章,共十三章,與道藏精華所列章數相同。是本書為呂祖口傳,歷代修道者,口口相傳,方有鈔本出現,乾隆年間,始行刊印成書,以作後之學者,醫世之張本。惟本書立論精湛,獨揭大道,而集儒釋道三教之妙義,發揮旁通,要之以光,正位乎中,合之以一,而盡性至命之理,殊途同歸,是書一掃蕪雜,致虛守靜,凝神炁穴,不外「無為而為」四字。故呂祖曰:「惟無為,故不滯方所形象,惟無為而為,故不墮頑空死虛,作用不外一中,而樞機全在二目。」
           本書編譯,依照日文版本,共計十三章,每章先將各該章原文排列在前,然後分段依次譯註,仍將每段原文刊在譯註之前,以使前後對照,互為呼應。文字流利,譯述忠實,旁徵博引,加以註解:同時對曰文本錯誤之處,均能予以改正,是其特色。此外附列《闡幽問答》,是呂祖針對諸弟子提出之疑難問題,予以解答,一併譯成白話,簡明扼要,易於理解,王道長之用心良苦,可謂仁且大矣,益增欽佩之忱。雖曾於北京某學術刊物有數篇發表,唯在唯物論社會主義中,有不敢暢流之隱,故特委本門來遠教授,補述後記,為讀者福音。
           夫道在目前,身體自得,何勞身外尋求。人身為二才合一之身,造物賦我,其用甚大。吾人曰具而不知,聖人憫之,徵諸一身而示之。所謂「道在一身而機在目」,故有金華宗旨之示,勿忘呂祖之慈意。今王道長譯成白話文,以傳後學,願修者得斯書,遵循奉行,廣為流布,共體呂祖宏道之教旨,則幸甚焉,星為序。

 

           新版《太乙金華宗旨》序

一  《太乙金華宗旨》的版本問題
目前所見的《太乙金華宗旨》的中文版本有下列六本:
(1)清.邵志琳編(1775,乾隆四十年)的六十四卷本《呂祖全書》之中的第四十九卷的《先天虛無太乙金華宗旨》,共十三章。
(2)清.蔣豫蒲編(1803,嘉慶八年)十六卷本《全書正宗》第二卷《孚佑上帝天仙金華宗旨》十三章。
(3)彭文勤等纂輯、賀龍驪校刊本的《道藏輯要》1,1906年出版,其中的室集二收入《金華宗旨》共十三章,採用的是蔣豫蒲本。也就是台灣的新文豐出版公司的《道藏輯要》第十二冊所收本,書名是《金華宗旨》。
————————
1 彭文勤等纂輯、賀龍驥校刊本《道藏輯要》,光緒丙午年重刊(1906年),版藏成都二仙庵。
(4)清代龍門宗第十一代的閔一得,得之於金蓋山龍蹻山房宗壇所傳,而出版於1831年(道光辛卯年)的閔氏訂正本《呂祖師先天虛無太乙金華宗旨》,共十三章。也就是台灣的自由出版社出版的《道藏精華》第一集之五所收本。2
(5)清.陳謀校編再版於1852年(鹹豐二年)的十八卷本的《呂祖全書宗正》第十卷《先天虛無太乙金華宗旨》共十三章。
(6)民國十年(1921)年,湛然慧真子編的《長生術.續命方》所收的《太乙金華宗旨》共十三章。3這也就是衛禮賢德文譯本所根據的版本。楊汝賓的《黃金之花的秘密》中譯本也收進此版原文。4
————————
2 閔氏訂正本《呂祖師先天虛無太乙金華宗旨》,收入於閔一得《古書隱樓藏書》之中。蕭天石主編,《道藏精華》(臺北,自由出版社),第一集之五,頁15-46。
3 鄭燦山,<《太乙金華宗旨》之考證與評析>,收於《輔仁宗教研究》第八期,此處的討論參見頁165-166。
4 楊儒賓譯,《黃金之花的秘密》,臺北,商鼎文化,2002,頁123-234<原文與現代語譯>所收的原文(含原注)就是湛然慧真子編的《長生術.續命方》所收的《太乙金華宗旨》之文本。讀者欲加閱覽,其取得頗為容易。
從文本的教義原旨來看,也就是從回光守中修持法的復興和三教合一的新闡明來看,以及從丹道史的靈性復興運動的歷史脈絡來看,《太乙金華宗旨》在各個教派之間的歸屬問題,應該說是這幾個教派(天仙派、太乙派、淨明派)都是支持《太乙金華宗旨》的回光守中、直提性功和三教會通,所以《太乙金華宗旨》在淨明派支派道壇之中被流傳出來之後,就因為《太乙金華宗旨》自己的教旨的特色,而另立為「金華派」。後來龍門派再度興盛之後,龍門派的閔一得就將之收納於「龍門宗」之中,而流傳了另一種的文本(閔一得本)。從《太乙金華宗旨》的回光守中、直提性功和三教會通和清初龍門宗的教旨相合看來,甚至於就全真數初祖王重陽和龍門派初祖邱處機都是強調回光功法和三教會通看來,將天仙宗和金華宗的《太乙金華宗旨》收納於龍門宗此一動作,就《太乙金華宗旨》的原初的立意來說,也是符合的。
回光的修持法與三教合一的強調是《太乙金華宗旨》之中的呂祖所傳新丹道的特色,而這正是全真龍門派的特色。可能是因為這樣,所以雖然《太乙金華宗旨》的成書是在淨明道的支派小道派的道壇,傳說其教義是原傳自上清派,但是仍然在清康熙年間奉呂祖指示,改為今名《太乙金華宗旨》,由「淨明派」到「金華派」的歸屬改換,筆者以為,這是顯示向回光的修持法與三教合一的呂祖宗旨的回歸,也是符合此書文本的本旨。而呂祖宗旨的傳播在明末清初最為得力的還是屬於全真龍門派,龍門派素來就是強調回光的修持法與三教合一,所以閔一得的金蓋山本的《太乙金華宗旨》更為強調此書與全真龍門丹道的關係,也就有其現實上的理由,同時也是符合於《太乙金華宗旨》本身對於回光的修持法與三教合一的呂祖宗旨的強調。
二  《太乙金華宗旨》的傳播
吾人若要從學術上來研究《太乙金華宗旨》,首先必須討論此書在不同的版本、道派的形成史之中教義形象。此中,以回光修持法與三教會通為丹道教旨則為不變,歷經太乙派、天仙派、金華派、龍門派,更加突顯了此一教旨,符合靈性復興運動的脈動,所以此一課題不能如某些學者只從文獻比較和道派歷史考證,來加以探討,而是也必須著重於收受、詮釋與權力的觀點來加以考察,涉及到的是丹道文本在不同地區和時代的本土化的問題,經過此一本土化的過程,《太乙金華宗旨》的回光調息在台灣的道門靜功猶有重大影響。
其次,吾人也必須關注《太乙金華宗旨》如何經由衛禮賢、榮格傳播於現當代的西方,從跨文化溝通、東西方宗教會通和分析心理學的觀點,來重塑<大乙金華宗旨》的現當代數義形象,也就是從潛意識、身體、密契經驗的跨文化溝通,來重新解讀《太乙金華宗旨》的文本詮釋的國際化之課題。
《太乙金華宗旨》的英譯本和日文譯本也已經包含了許多德國和英美曰的相關研究。關於於此一英譯本和曰文譯本的回譯成為中文的情況,首先必須提到的是出版於1900年的臺北版的北京清華大學王魁溥教授編譯的《太乙金華宗旨今譯》一書5,所收的<《太乙金華宗旨》的由來與內容>就是前述衛禮賢的Ursprung und Inhalt一文(但一部份以意譯的方式出之),將大名鼎鼎的「衛禮賢」翻譯成「韋爾黑爾穆」;而所收的容格的<西洋人對道的認識>只是雜採榮格<《太乙金華宗旨》論釋>長文(第25頁以下等)而編寫的一小節,只是原來榮格全文的一小部份。王魁溥教授編譯的《太乙金華宗旨今譯》一書是採取意譯,又是從曰譯本轉譯,轉譯自1929年衛禮賢的德文版,重重翻譯之後的頗有失真之處,而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也加入不少自己的理解,有所增益,從學術研究的觀點來看,有不夠嚴謹之處。而曰文版叉如前述,則又是轉譯自1929年衛禮賢的德文版。
楊儒賓翻譯的《黃金之花的秘密》是出版於2002年的新中譯本6,除了包含《太乙金華宗旨》原文與現代語譯,還有榮格的<德文本第二版序言>、<導讀:為歐洲讀者而作>、<歐洲的曼陀羅>、<永懷尉禮賢>四文:以及包含了衛禮賢的<德文版第五版序言>、<太乙金華宗旨之源流與內容>兩文,和湯淺泰雄的<日譯者解說>,和<勞乃宣傳>、<青島尊孔文社建藏書樓記>,可說是包含了相當多的篇幅,但是楊儒賓的譯文是由英文和曰文翻譯,並未由德文原文對譯,是其美中不足之處,楊譯的榮格的<導讀:為歐洲讀者而作>與德文原本的標題區分並不相同,內容也有一些尚須斟酌之處。
————————
5 王魁溥編譯《太乙金華宗旨今譯》,臺北,氣功文化出版社,1990。王魁溥譯,《太乙金華真經》,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3年。
6 楊儒賓譯,《黃金之花的秘密》,臺北,商鼎文化,2002。至於最近的整理,則有《太乙金華宗旨新解》(2003年)是最近的新譯本,由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文化與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張其成教授重新翻譯、解釋,也有台灣大學心理系黃光國教授等人作序推薦。此外,也有張超中的《太乙金華宗旨注譯》7,出版於2004年。
三  衛禮賢、榮格與《太乙金華宗旨》
進入現當代之後,於1926年,由著名的德國漢學家衛禮賢(Richard Wilhelm,1873-1930)8將《太乙金華宗旨》譯為德文Das Geheimnis der goldenen Blute(《黃金之花華的秘密》),加以解釋,使之成為東西跨文化溝通的重要文本,並隨後於1928年,榮格(C.G.Jung,1875-1961)為此書寫了德文的長篇論釋Kmmentar zu Das Geheimnisder goldenen Bliite(<《黃金之華的秘密》論釋>),運用分析心理學加以詮釋;從而抽坎填離的丹道修煉,變成了容格心理學的animus、animas之間的調和昇華的過程:回光守中的丹道返還修煉,負載了容格心理學的individuation(個體化)、self(自性)的意義。於是,中國的丹道成為調和西方文化之中的Eros和Logos的二元分離傾向的靈丹妙藥,使《太乙金華宗旨》變成了東西方跨文化溝通的重要文本,對於此後東西方的身體哲學、密契論的復興、靈性復興運動、自然環保思想、女性主義神學的興盛,起了一定的影響。因此,我們研究《太乙金華宗旨》的丹禪合修,尤其是丹道和天臺止觀的合修,這不僅呼應了將近一千五百年前的智顫創作天臺止觀各種文本的時候所做的跨宗教溝通,而且對於當前世界上各有識之士所關心的東西方的跨文化溝通,也會具有深刻意義。
————————
7 收於杜琮、張超中的《黃庭經注譯.太乙金華宗旨注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8 衛禮賢(Richard Wilhelm,1873-1930),也譯作衛理賢、尉禮賢,字希聖領之後來華傳教,創辦禮賢書院,民國創建之後,在青島組織尊孔文社,推前清遺老勞乃宣主其事。1922年,任德國駐華使館文學顧問,1923年北京大學聘為教授。1924年回德國,任法蘭克福大學漢學講座教授,創建書院和漢學雜誌。他以1924年出版的德譯《易經》而著名,也有《禮秋》、《孔子家語》、《列子》之德譯,和本文討論的《太乙金華宗旨》等赴美國,任國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之東方學院教授,著有Sinn des I Ging(《易經的意義》)等書。
榮格是分析心理學的巨擘,他闡釋的原型、集體無意識’個性化過程與煉金術象徵,不僅成為分析心理學(analytical psychology)的典範,開闢了佛洛伊德的心理分析(psychoanalysis)之外的探求人類心靈與精神之路的新道路,同時也成為後來的超心理學研究’神話研究、比較宗教學和跨文化溝通的重要理論模式。在此中,榮格的老子和丹道的研究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榮格在他在自傳的最後一段曾說:「當老子說:『眾人皆明,而我獨懵』時,正是我在老耄之年的現在所感覺到的。老子是具有與眾不同的洞察力的代表性人物,他看到並體驗到價值與無價值,在其生命將結束之際希望復歸本來的存在,復歸到永恆、不可知的意義裡。見多識廣的這位老者的原型是永恆的直理。」9在榮格的最後十年,他不再認同於原型的任何一極,而是同時接受兩種可能,可以說,這是回歸於老子的道之智慧。10衛禮賢德譯的《太乙金華宗旨》對於榮格的晚年思想的成熟,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也印證了他那個時候所繪製和收集的曼陀羅,他述之於《自傳》,這是學界熟知的事情,榮格認為《太乙金華宗旨》和他自己的分析心理學都具有同樣的目標,就是實現人的自性,完成人的個體化。榮格將《太乙金華宗旨》和他自己的分析心理學結合,雖然分析心理學在當時的心理學並非主流,但是榮格理論在心靈治療、文化理論與宗教對話的廣泛應用,使得榮格分析心理學的意義變的曰益重要,也使得《太乙金華宗旨》所教導的丹道理論的當代詮釋,得以展開。
後記:此篇取材自筆者的<《太乙金華宗旨》之教義形象的變遷之一些考察>長文,後者收入於《台灣宗教研究》(臺北,2006)。
————————
9 榮格,《容格自傳:回憶、夢、省思》(Memories,Dreams,Reflections),臺北,張老師文化,1997,頁439。
10 申荷永等譯,戴維.羅森著(David Rosen),《榮格之道:整合之道》(The Tao of Jung:The Way of Integrity),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山版社,2003,頁193-196的相關討論。

 

如果您對本書籍有什麼問題或經驗,請在此撰寫您的意見咨詢!
您的姓名:


您的評論: 注意: 評論內容不支持HTML代碼!

顧客評分: 差評            好評

請在下框輸入驗證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