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HTTP_ACCEPT_LANGUAGE in /home/hk2/public_html/catalog/controller/common/header.php on line 6 太上道祖(老子)經史論

出版社

 

太上道祖(老子)經史論

太上道祖(老子)經史論
書名: 太上道祖(老子)經史論
作者 賴宗賢
語言 繁體中文
國際書號:
地區 臺北
年份 民國84
出版社: 中華道統出版社
平均評分: 暫沒評分

壹太上道德經
  觀玅章第一   (2)
  觀徼章第二   (6)
  安民章第三   (10)
  不盈章第四   (12)
  守中章第五   (14)
  谷神章第六   (18)
  無私章第七   (20)
  若水章第八   (22)
  持盈章第九   (26)
  玄德章第十   (28)
  虛中章第十一   (30)
  為腹章第十二   (32)
  寵辱章第十三   (34)
  道紀章第十四   (36)
  不盈章第十五   (40)
  復命章第十六   (44)
  知有章第十七   (48)
  四有章第十八   (50)
  樸素章第十九   (52)
  食母章第二十   (54)
  從道章第二十一   (58)
  抱一章第二十二   (60)
  同道章第二十三   (64)
  不處章第二十四   (66)
  混成章第二十五   (68)
  輜重章第二十六   (72)
  襲明章第二十七   (74)
  常德章第二十八   (78)
  自然章第二十九   (82)
  不道章第三十   (84)
  貴左章第三十一   (86)
  知止章第三十二   (90)
  盡己章第三十三   (94)
  成大章第三十四   (96)
  大象章第三十五   (98)
  微明章第三十六   (100)
  無為章第三十七   (102)
  處厚章第三十八   (104)
  得一章第三十九   (108)
  反覆章第四十   (112)
  聞道章第四十一   (114)
  沖和章第四十二   (118)
  至柔章第四十三   (122)
  知止章第四十四   (124)
  清靜章第四十五   (126)
  知足章第四十六   (130)
  天道章第四十七   (132)
  日損章第四十八   (134)
  德善章第四十九   (136)
  生死章第五十   (140)
  尊貴章第五十一   (144)
  守母章第五十二   (146)
  大道章第五十三   (148)
  善建章第五十四   (150)
  含德章第五十五   (154)
  道貴章第五十六   (158)
  治國章第五十七   (162)
  察政章第五十八   (166)
  長生章第五十九   (168)
  治大國章第六十   (170)
  為下章第六十一   (172)
  道奧章第六十二   (174)
  無難章第六十三   (176)
  輔物章第六十四   (180)
  玄德章第六十五   (184)
  江海章第六十六   (186)
  三寶章第六十七   (188)
  不爭章第六十八   (192)
  用兵章第六十九   (194)
  懷玉章第七十   (196)
  不病章第七十一   (198)
  畏威章第七十二   (200)
  天網章第七十三   (202)
  司殺章第七十四   (204)
  貴生章第七十五   (206)
  柔弱章第七十六   (208)
  天道章第七十七   (210)
  水德章第七十八   (212)
  左契章第七十九   (214)
  不徒章第八十   (216)
  不積章第八十一   (218)
貳  道祖史傳
  一、地球的形成   (222)
  二、大聖人的降生   (226)
  三、受母教於無上元君   (230)
  四、和光同塵隱潛人問   (246)
  五、西出函谷關尹喜迎大聖人   (248)
  六、老子試徐甲顯道法   (254)
  七、太上老君傳戒經面授尹喜   (260)
  八、老子將大道密授尹喜   (272)
  九、老子西昇經   (282)
  十、老子青羊肆顯聖靈   (310)
  十一、老子、尹喜遊觀八紘之外   (316)
  十二、西域弘道化渡罽賓國   (322)
  十三、老子化渡條支國   (344)
  十四、再化渡於闐國及西域諸國   (354)
  十五、孔子問禮於老子   (366)
  十六、唐•宋—老子聖靈顯化   (380)
三  老子論說
  一、老子道法宗脈   (404)
  二、老子與道教   (412)
  三、《老子》一書何時稱為《道德經》   (416)
  四、《老子想爾註》   (420)
  五、《老子化胡經》   (424)
  六、崇奉老子的唐玄宗   (428)
  七、河南鹿邑的「太清宮」   (434)
  八、論老子在函穀關   (440)
  九、道教第一福地—樓觀台   (462)
  十、重建中太清宮—振興祖庭   (472)
  十一、重建「天靜宮」之我感   (480)
  十二、弘揚道德的時代使命   (484)
肆  太上道祖  聖跡寶相圖輯

前言
    中華民族淵源流長,唯自黃帝始,近五千年的歷史文化道統中,對人性的聖化,首重老子無為之「心性自然之道」與孔子有為的「人格教化之道」。吾人若能進一步將兩者融合貫通,相輔相成,儒道會通,不執其一,為人處事,內外圓融。即能對自己內心世界,了悟自性,達到「真元靈性」的自然流露,一點也不假造作。同時,從隱約中顯出內在「純真」、「樸素」、「美善」的本元氣質。另一方面,對外之行為表現,能恪守三綱五常之倫理道德規範。這種「內心」「外體」合同一貫之道。即為中華道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之中心思想。
    老子「道德經五千文」,魏晉以來以「王弼」和「河上公」兩種版本較為被引用流行,但自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在長沙•馬王堆三號墓出土的兩種「老子書」之帛書抄寫本,分別稱之為甲本和乙本,甲本字體介於篆棣之間,乙本字體為棣書,據史學家考證可能是出自漢高祖以前的手抄本,也是至今所能見到最早的「老子書」抄本。故今天所出現在書局坊間的原經,文中有些片斷或單字之不同的臆測而有出入。至於「老子經文註釋」部份,古今中外學者,研究和註解「老子道德經」的人難計其數。有從養生方面的如「河上公註」、「呂洞賓註」;從哲學方面如「王弼註」;從政治方面如「唐玄宗禦註」、「宋徽宗禦註」;又從道教神學方面如「張道陵的老子想爾註」等。而在西方,早在十九世紀上半葉即有了「老子」的譯本。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統計,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譯成外國文字發行量最大的是「基督教聖經」,其次就是「老子的道德經」。
    至於老子傳記中,關於老子的生世也是一個謎題,連兩千年前的大歷史學家司馬遷也不很清楚,司馬遷在『史記老子傳』中說:「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裏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謚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至於老子出生年代的考證,一般認為老子生長在春秋時,楚滅陳後之時期較為可信。又「史記•老子傳」說:「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除了史記外「孔子世家」、「禮記曾子問」及「莊子天道篇、知北遊」等均記載老子與孔子間之對答,可證明老子是年長於孔子的人,也是孔子所師承的長輩。史記又說:「老子見到周朝衰落了,就辭官離開王都,到了函穀關出西域。」如此推斷,老子可能是周平王東遷建立東周時期的人物。又老子出生地,史書均載宋國相邑,後來楚滅宋更地名為楚國苦縣。苦縣究竟當今何地?一說渦水以南的鹿鳴(今河南省鹿邑縣的太清宮)另外一說為渦水以北的雉水(今安徽省渦陽縣的天靜宮亦俗名中太清宮)。據本書中「道祖史傳」的編纂者馬炳文先生考證史料,認為安徽省渦陽縣的「中太清宮」為老君降生之聖地,而河南省鹿邑縣的「太清宮」為老子傳道的場所。
    本書主要編幅分四大部份:(一)「道德經本文」暨「太上道祖演講集」(聖靈解經),其內容係根據道德經本文八十一章順序作解說,係引用「聖賢堂」扶鸞降文之作品。(二)為「道祖史傳」為道教學院教授馬炳文先生的著作。(三)為蒐輯有關老子的論說別記。(四)為老子史蹟圖片及歷代畫相資料。
    總之,為了宏揚本土宗教—道教文化,是本會的基本宗旨,這本「太上道祖(老子)經•史•論」的出版,是中華道統叢書系列之(二)。希望此書的問世,對研究道教,道家的讀者,及中華靈學院同學們提供研完用之參考書。
    以上聊書數語,不揣譾陋;是為前言!
中華民國靈乩協會理事長  賴宗賢  謹識於北市龍江屋
一九九五年六月六日

如果您對本書籍有什麼問題或經驗,請在此撰寫您的意見咨詢!
您的姓名:


您的評論: 注意: 評論內容不支持HTML代碼!

顧客評分: 差評            好評

請在下框輸入驗證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