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HTTP_ACCEPT_LANGUAGE in /home/hk2/public_html/catalog/controller/common/header.php on line 6 老子通(下)

出版社

 

老子通(下)

老子通(下)
書名: 老子通(下)
作者 王效先
語言 简体中文
國際書號: 9787214057754
地區 南京
年份 2009
出版社: 江蘇人民出版社
平均評分: 暫沒評分

卷首語(1)
注:本目錄篇次按王弼本,即道經(1-37章)在前,德經(38-8l章)在後;章次按帛書《甲》、《乙》本排列,與王本稍有不同。《老子》每章原本沒有標題,為了便於讀者查閱,故在每章章序之後列出首句。
一章•道之可道(1)
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30)
三章•不尚賢(61)
四章•道盅(80)
五章•天地不仁(92)
六章•穀神不死(106)
七章•天長地久(114)
八章•上善似水(122)
九章•持而盈之(134)
十章•載營魄抱一(145)
十一章•三十輻同一轂(165)
十二章•五色使人目盲(173)
十三章•寵辱若驚(181)
十四章•視之而弗見(196)
十五章•古之善為道者(211)
十六章•致虛極也(229)
十七章•太上(247)
十八章•故大道廢(262)
十九章•絕智棄辨(274)
二十章•絕學無憂(289)
二十一章•孔德之容(307)
二十二章•企者不立(333)
二十三章•曲則全(342)
二十四章•希言自然(357)
二十五章•有物混成(369)
二十六章•重為輕根(386)
二十七章•善行者無轍跡(398)
二十八章•知其雄(414)
二十九章•將欲取天下而為之(430)
三十章•以道佐人主(440)
三十一章•夫兵者,不祥之器也(452)
三十二章•道恒無名(462)
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475)
三十四章•道氾乎(486)
三十五章•執大象(494)
三十六章•將欲翕之(502)
三十七章•道恒無為(515)
三十八章•上德不德(525)
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545)
四十章•上士聞道(562)
四十一章•返也者,道之動也(579)
四十二章•道生一(586)
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604)
四十四章•名與身孰親(613)
四十五章•大成若缺(620)
四十六章•天下有道(631)
四十七章•不出於戶(642)
四十八章•為學者日益(655)
四十九章•聖人恒無心(665)
五十章•出生入死(678)
五十一章•道生之而德畜之(690)
五十二章•天下有始(701)
五十三章•使我介有知也(718)
五十四章•善建者不拔(732)
五十五章•含德之厚者(746)
五十六章•知者弗言(760)
五十七章•以正治邦(773)
五十八章•其政悶悶(789)
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嗇(805)
六十章•治大邦若烹小鮮(817)
六十一章•大邦者下流也(826)
六十二章•道者,萬物之奧也(835)
六十三章•為無為(847)
六十四章•其安也,易持也(860)
六十五章•古之為道者(880)
六十六章•江海所以為百谷王者(892)
六十七章•小邦寡民(901)
六十八章•信言不美(915)
六十九章•天下皆謂我大(925)
七十章•善為士者不武(939)
七十一章•用兵有言曰(947)
七十二章•吾言易知也(958)
七十三章•知不知,尚矣(968)
七十四章•民之不畏威(977)
七十五章•勇於敢者則殺(987)
七十六章•若民恒且不畏死(997)
七十七章•人之饑也(1009)
七十八章•人之生也柔弱(1019)
七十九章•天之道猶張弓也(1028)
八十章•天下莫柔弱于水(1040)
八十一章•和大怨,必有餘怨(1051)
關於老子其人其書(160)
主要參考書目(1184)
後記(1189)

老子是道家鼻祖,也是我國第一個有完整思想體系的哲學家。《老子》(唐玄宗時稱《道德經》)是道家群經之首,又是我國第一部有完整體系的哲學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優美而又博大精深的哲理詩。
老子首次將無名實有,自然永恆,其中“有象”、“有物”、“有精”、“有信”的道確定為萬物的本原和本體,提出了中國古代哲學本體論的最高範疇,把有意志有人格的上帝驅出了萬物本原的領地;第一次明確指出“返也者,道之動也;弱也者道之用也”,“有無相生……恒也”,將矛盾的對立統一確定為永恆普遍的自然規律,深刻地闡發了天人合一的哲理,提出了道家“善利萬物”而“不爭”的人生價值觀和守柔用弱,“無為而無不為”的方法論;第一次明確提出了“以百姓之心為心”的民本思想,系統地闡述了無為而治的政治觀。他還以自己的道論為基礎,對自然、社會、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養生等領域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提出了精闢而獨到的見解。老子被稱為中國古典哲學的奠基人當之無愧。他的哲學思想不愧為一座博大精深的智慧寶庫。江澤民同志在一九九四年六月參觀福建泉州清源山老子雕像時指出:“要多宣傳老子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要把民族文化的精粹整理好,宣傳好。”繼承和開發老子的哲學思想,對我們牢固樹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正確的人生觀,開發智力,修身處事,做好工作,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英國學者李約瑟說:“中國如果沒有道家,就像大樹沒有根一樣。”老子的思想在國內雖然沒有孔子的思想地位高,但其影響也非常深遠。老子開創的道家思想和孔子開創的儒家思想結合在一起,構成了中國古代文化的主流。《老子》一書歷來被政界和學界重視,據不完全統計,現在《老子》的各種注釋版本已有三百六十種之多,唐玄宗、明太祖、清世祖、魏征、司馬光、王安石等歷代不少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都為《老子》作過注。在漢初、唐代、明初以及清代的康乾等時期,《老子》的思想一度成為統治者為政治國的理論基礎或重要指導思想。現在讀《老子》、研究《老子》的人越來越多,這種現象並非偶然。目前我國正在迅速崛起,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已成為社會生活的主旋律,人們的物質文化日益豐富活躍,各個領域的競爭日益激烈,新問題、新矛盾不斷出現。在這個新的歷史時期,人們需要更好地解讀人生,解讀社會,求得與自然、與社會、與他人的和諧,增添自己的智慧,更好地立身處世,完善和發展自己。這也許是老子的哲學思想在國內受到重視的主要原因。
老子的思想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也是全世界的寶貴財富。在很多西方國家,人們對老子思想的喜愛和重視並不亞於中國人。從1816年至今,各種西文版的《道德經》就有三百種之多。時至今日,幾平每年都有新的譯著問世。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國際上用外文翻譯出版的典籍發行量,《聖經》第一,《老子》第二。德國大哲學家萊布尼茲、康得、黑格爾、尼采、海德格爾等都受過老子的影響。尼采說:《老子》“像一個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海德格爾則認為自己“最直接地從《老子》中獲取了思想資源”。美國前總統雷根在國情諮文裏曾引用老子的名言:“治大國若烹小鮮。”二戰前德國青年在林邊散步,手裏捧的是《聖經》,二戰後大都換成了《老子》。美國學者美•杜爾•威蘭甚至說:《道德經》(即《老子》)是“人類最高智慧的珍果”,“在思想史上,它的確可以稱得上是最迷人的一部奇書”,“或許除了《道德經》之外,我們要焚毀所有的書籍,而只在《道德經》中尋得智慧的摘要”(《世界文明史》第一卷下冊)。外國人之所以對老子崇拜得五體投地,不僅是因為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也是因為西方一些國家在強權政治不斷碰壁,物欲橫流成災,精神世界一度瀕臨崩潰之後,老子在精神上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充滿希望的伊甸園。外國人都這樣崇尚老子,我們更應當“持而寶之”。當然,我們對老子的思想應當批判地繼承,堅持古為今用。
然而,《老子》並不好讀。清人顧廣圻曾說過:“我國舊籍之訛誤紊亂,無過於《老子》。”由於《老子》流變時間漫長,版本繁多,其間輾轉傳抄,訛誤迭出,加之文字深奧,歧義難免,校注者雖多,仍使一般讀者難以終篇。“說起來,原因倒十分簡單,不僅老子的原文難以讀懂,就是那些用現代漢語寫成的研究、解釋《老子》的著作也很難讀懂。”(郭世銘:《我為什麼要重新解釋老子》)因此,我認為編寫一本比較符合老子本義,又通俗易懂,集校注解論於一體的《老子》讀物十分必要。本書之所以定名為《老子通》,就是想使讀者對《老子》的主要版本、流變過程、本來風貌、每章本義、歷代名家的注解、老子思想的現實價值及老子其人有一個通盤的瞭解。
本書《老子》原文以1973年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帛書《老子》《甲》、《乙》本為底本,參照1993年湖北荊門郭店村出土的楚簡《老子》和通行本王弼本、嚴遵本、河上公本、傅奕本及先秦兩漢等有關典籍校補。
帛書《甲》、《乙》本,是迄今為止已經發現的最古老的全本而且是已經基本定型的版本。帛書《甲》本不避劉邦名諱,也不避秦始皇贏政的名諱,字體在篆隸之間,多用古字,當是秦始皇稱帝之前的抄本。《乙》本避劉邦名諱不避劉恒名諱,全用隸書抄寫,多用今字,當是劉恒登基以後的抄本。這兩種版本的抄寫年代離老子的活動年代只有三四百年,比較接近《老子》的原貌。字句殘缺雖比較嚴重,但多數殘缺之處尚可以互補。
郭店楚簡《老子》是西元前300年左右陪葬的,雖然比帛書《老子》還要古老,可惜只是一個摘抄本,只涉及今本三十一章,而且有些軍尚處在零散章句狀態,不宜作為底本。但因為它年代古老,更接近《老子》原貌,所以對解決帛書本和通行本校訂中的爭議問題很有幫助。如王本、河本四十八章“無為而無不為”,傅本作“無為則無不為”,嚴本作“無為而無以為”,《莊子•知北遊篇》引作“無為而無不為也”,帛書《甲》、《乙》本皆殘缺。有的學者堅持認為嚴本此句為老子舊文,老子時“無為而無不為”的思想還沒有形成。但楚簡乙組二節作“亡為而亡不為”,這說明王本、河本、傅本保存了《老子》舊文,帛書《甲》、《乙》本所缺應是“無為而無不為”。這個思想在老子時已經產生,並不是老子的後學提出的。
《老子》面世以後出現了多種版本,但最流行的基礎版本是王弼本、河上公本、傅奕古本和嚴遵本。高明先生在《老子帛書校注序》中說:“《老子》傳本數量雖多,但溯本求源,主要是由以上所述四種輾轉流傳,其中又以王弼、河上公二本為盛。”所以這四種版本基本上可以代表通行本。西漢成帝時期嚴遵所作《道德真經指歸》據專家考證不偽,可惜只存《德經》部分,而且後人改動較大,面目幾乎全非,基本與河上公本合流。王弼本是漢晉之際的版本,主要流傳于文人學者與士大夫階層,宋時已不易得。宋儒晁說之曾感歎其“文字則多謬誤,殆有不可識者”。現存本是根據明代刻本重新刊定。唐代陸德明著《經典釋文。老子道德經音義》所本即王弼本,此書尚存,可資校勘。河上公本據專家考證晚于王弼本,主要流傳於道流學子與平民百姓之間,對照帛書本可以看出其訛誤多於王弼本。唐初傅奕古本《老子》原本是南北朝齊武平五年徐州項羽妾墓出土的,當是秦時或先秦抄本。傅奕的整理本對原本作了較大改動,雖保存了部分《老子》舊文,但已非原貌。
以上四種版本和帛書《甲》、《乙》本相比有兩個方面的差異:一是篇章順序有異。《甲》、《乙》本都是德經在前,道經在後,通行本都是道經在前,德經在後;《甲》、《乙》本都沒有標明章次,通行本都標了章次,《甲》、《乙》本章次相同,但與今本不同。如:今本第二十四章,在《甲》、《乙》本中都是第二十二章;今本第四十一章在《甲》、《乙》本中都是第三十九章;今本第八十章、八十一章,在《甲》、《乙》本中分別為第六十七章和六十八章。二是字句有異。主要表現在文字的訛誤、通假、注語竄入、方言使用、少量字句的調整和虛詞的使用上。如今太二十四章和三十一章“有道者不處”,帛書《甲》、《乙》本均作“有欲者弗居”,“欲”當是“裕”的借字,古東齊方言“道”讀作“裕”。《乙》本子水善利萬物而有爭”,今本都作“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乙》本之“有”當是“又”的借字,“爭”當同《甲》本作“靜”,《甲》、《乙》本此句皆應和下句連讀作“水善利萬物,而又靜居眾之所惡”,這兩句的關鍵字看上去截然相反,但句意完全相同。再如三十章,今本在“師之所處,荊棘生焉”之下均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這一句,而帛書《甲》、《乙》本皆無,此句顯系注語竄入。在虛詞的使用上,帛書與今本明顯有很多地方不同,如今本之“兮”,帛書本皆作“呵”。由於受漢賦和六朝駢體文盛行的影響以及道教產生後方便教徒誦讀的需要,通行本虛詞明顯大量減少,因此造成一些章句產生歧義。如第一章帛書本“常無欲也,以觀其妙;常有欲也,以觀其所徼”,通行本皆無“也”字和“所”字,作“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有的人把這兩句讀作“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這樣解讀和帛書本此兩句的意思顯然不同,而且“徼”和“所徼”意思也不盡相同。當然,帛書《老子》也是傳抄本,也有不少訛誤和不當之處,如錯字、漏字、重字、漏句、語序不順、方言混雜、用字不嚴謹,等等,但與通行本相比,帛書《老子》更能準確體現《老子》本義和原創時期的風貌。
除了楚簡和通行本之外,先秦兩漢有關典籍對帛書《老子》的校訂也有很大的參照價值。如《韓非子》的《解老篇》和《喻老篇》、《文子》、《淮南子•道應訓》、《道原篇》,是專門解釋老子或闡釋老子思想的著作,對老子章句引用比較集中。《莊子》、《列子》屬於道家學派的經典,對老子的有關言論也多有引用,另外在《戰國策》、《呂氏春秋》、《史記》、《說苑》等著作中,也可以看到老子的少量章句。這些典籍有時可以補楚簡、帛書和通行本的不足。如今本第一章首句作“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楚簡無此章此句。帛書《甲》本作“道可道也,非常道也;名可名也,非常名也”,《乙》本只存“道可道也”和“恒名也”七字。對此句注家一直爭論不休,有的認為道是可以表述的,但不是通常的道;名是可以指稱的,但不是通常的名。有的認為道可以表述就是不永恆的道,名可以指稱就不是永恆的名。明顯第二種解釋符合老子的原義,但帛書本非常明確地說道是可以表述的,名是可以指稱的。通行本可以作第一種解釋,也可以作第二種解釋。《韓非子•解老篇》只引第一句,作“道之可道,非常道也”,可知第二句當為“名之可名,非常名也。”《文子•道原篇》(朱弁本)、《淮南子。泛論訓》引作“道可道者,非常道也;名可名者,非常名也”。這兩種引文,完全符合老子的本義,而且說得十分明確,沒有歧義。這說明《老子》此句當從《韓非子》或《文子》(朱弁本)和《淮南子•泛論訓》所引。
縱觀楚簡《老子》、帛書《老子》和今本《老子》,可以比較清楚地看到《老子》流變的大體軌跡。楚簡《老子》還明顯保留零散章句整合階段的痕跡,有些章內容比較單薄,用字古老,通假字十分普遍,同義、近義借字較多,比如“滄”借作“寒”(四十五章),“甲”借作“作”(六十四章),用詞有春秋時期的特徵(如“邦”字),虛詞使用和先秦典籍一致,章序邏輯性不強。帛書《老子》章句整合已基本完成,每章內容比較豐滿,章序已有一定的邏輯性,但沒有數字編序,有些章句順序還不夠嚴謹,在用詞上開始出現戰國時期的特徵(如“萬乘之王”),義借基本消失(《甲》本偶有,如三十章“楚”借作“荊”),通假字、古字明顯減少,虛詞仍然很多,在文體上詩賦經咒特徵不明顯。今本章句整合全部完成,通假字、古字很少,虛詞大量減少,章序排列更有邏輯性,而且有了數位編序,章句結構比較嚴整,詩賦經咒特徵比較突出。綜上所述可以看出,《老子》成書有一個漫長的整合加工過程,現存傳本只是不同時間、不同地方、不同抄手和整理者所形成的眾多版本中的一小部分,很難說哪一種版本是原本或範本。因此,以帛書本為基礎,參照楚簡、今本和先秦兩漢的有關典籍進行校訂,也許是目前比較合理的做法。
帛書《甲》、《乙》本出土後,國內外很多學者對其進行了校勘,並取得了豐碩成果。特別是高明先生所著《帛書老子校注》:“此書考校之細,勘察之精,俱超過近年同類的著作,對許多疑難問題提出自己的獨到之見,可謂是帛書《老子》研究的最新成就。”(張岱年先生《序》)
對眾家所校,本書儘量擇善而從,偶有淺見,亦不揣孤陋,陳於讀者,以求斧正。本書《老子》原文章序從帛書本,篇序從王本、河本。筆者認為:老子有言“孔德之容,唯道是從”,“失道而後德”,“道生之,德畜之”,道為本體,德為功用,將道經放在前面,德經放在後面合乎邏輯,也便於讀者閱讀和理解。
由於《老子》十分簡古難懂,所以筆者在注釋翻譯講解上,力求明白如話,通俗易懂。集解一欄,收集了古今部分著名學者的注釋,特別將韓非子《解老篇》、《喻老篇》,王弼《老子注》,河上公《老子注》,《淮南子.道應訓》,魏源《老子本義》幾乎全部收入,凡屬古文者皆以白話譯出,以便讀者能夠看懂(原文請閱書後參考書目)。這好比是古今學者在一起座談討論,可以幫助讀者從不同的角度理解老子章句的含義。每章本義是筆者自己對經義的領會,實行字詞句章串講,儘量以老解老,力求準確闡發老子原義。每章評說儘量采其精華,發其微旨,貼近現實,古為今用。最後附《老子其人其書》一文,介紹老子生平和《老子》書的內容及評價,目的是使讀者對老子其人其書有一個整體的、系統的瞭解。
由於敝人才疏學淺,此書肯定有不少缺欠,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如果您對本書籍有什麼問題或經驗,請在此撰寫您的意見咨詢!
您的姓名:


您的評論: 注意: 評論內容不支持HTML代碼!

顧客評分: 差評            好評

請在下框輸入驗證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