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HTTP_ACCEPT_LANGUAGE in /home/hk2/public_html/catalog/controller/common/header.php on line 6 老子十講

出版社

 

老子十講

老子十講
書名: 老子十講
作者 古棣 關桐
語言 简体中文
國際書號: 978-7208084964/B•723
地區 上海
年份 2009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平均評分: 暫沒評分

序言(一)
第一講  老子其人及其爭論(一)
第二講  《老子》其書及其爭論(上)(一九)
第三講  《老子》其書及其爭論(下)(三十七)
第四講  帛書《老子》及其他古本《老子》和近現代《老子》校注介紹(五十五)
第五講  老子的客觀唯心主義(七十三)
第六講  老子的唯心主義辯證法(八十九)
第七講  老子的唯心主義認識論及其合理內容(一百零七)
第八講  老子的政治哲學及其政治學說(一百二十五)
第九講  老子的學術貢獻及其歷史地位(一百四十三)
第十講  老子與道教(一百五十九)
[附錄]  《老子》今譯與解說(一百七十四)

兩千四百多年前的老聃寫了一本書《老子》,總共不過五千多字。但對於中國的哲學、文化、政治乃至軍事均有重大影響。從戰國起,歷朝歷代都有若干思想家、政治家認真地研究它.並且至今不衰。近幾年在美國和西歐還掀起老子研究熱。作為中華同胞,如果對老子及其著作無所瞭解,那是很遺憾的事。而《老子》非常難讀,是中國古籍中最為難懂的一部。這是因為它不僅語言古奧,而且它講的是哲學,是哲理詩——占人雲“詩無達詁”,何況是哲理詩呢?因此,缺乏古文修養和中國古代哲學史知識的人,讀起《老子》來是很困難的。為此,我們寫了這本小書《老子十講》。它是幫助讀者瞭解和研究老子和老子哲學的。
本書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十篇論述文章,每篇萬字左右。至多十日可以讀完。這十篇文章首先是介紹和論述老子其人其書,即老子是什麼時代的人及學術界對這個問題的爭論、《老子》是什麼時代的書及學術界對這個問題的爭論,介紹和論述漢墓出土帛書《老子》與其他古奉《老子》以及近現代學者著作的《老子》校勘與注解;然後比較系統地論述老子哲學及其政治思想,並扼要介紹學術界有關這些問題的爭淪;再後論述老子的學術貢獻及其歷史地位,並簡要地介紹和論述老子和道教。這些介紹論述主要是根據拙作《老子通論》,但也有若干內容是該書所沒有的。第二部分是《老子》“今譯與解說”。這是直解幫助讀者理解《老子》原文的。“今譯與解說”是根據拙作《老子校詁》撰寫的,但除了簡要之外,還有許多改善和新的內容——《老子校詁》是1985年定稿的(1991年該書出版時未看清樣),至今續有研究,發現原來的注解、解說中有一些不妥甚至錯誤的地方,所以趁此機會作了補正。凡是《老子校詁》同《老子》今譯與解說不一致之處,均以後者為正。
原來參加過《老子通論》寫作的關桐,也參加了《老子十講》的寫作,提供了七萬餘字的文稿。
兩千四百年前的古奧的《老子》,競有一些貼近現代生活的。例如: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不自見(現)故明,不自是故章(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天下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於細。圖難於其易也,為大於其細也。足以聖人蚤(早)從事焉。夫多易者,必多難,是此後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您不論是做什麼工作的,把它們當作座右銘,肯定會受益。《老子》書中貼近今日生活的還有若干,不過不像上列三條那樣易懂,而必須借助於今譯和解說。希望讀了這本《老子十講》,對您所從事的事業直接或間接的有所幫助。
老子是中國哲學誕生時期的一位著名哲學家。他的著作《老子》(從西漢末揚雄開始才稱這部書為《道德經》)是一部影響甚大的哲學著作,戰國時期有一些哲學家繼承、發揮了老子的思想,漢人把他們稱作道家;戰國時期的法家也深受老子哲學的影響,戰國末年的韓非還專門寫作解釋《老子》並藉以發揮自己的思想的《解老》和《喻老》。漢代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所作的《史記》還專門為老子作傳,準確地記載了老子的姓名、國籍、鄉裡和老子的後世子孫;說老子(即老聃)與孔子同時,而年歲略長於孔子,孔子曾向老子問禮,並以師禮對待老子;老子作過周王室的“守藏室史”,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國家歷史檔案館、圖書館館長,後因周王室內亂而退隱,晚年著《老子》。只是因為退隱,對於他後半生的事蹟,著述《老子》的情況都無人知曉,而只有一些傳說,說他活到一百六十歲或二百歲。
對春秋末年的老子親自寫了一部哲學著作《老子》,對《史記》關於老子的記載,歷經兩漢魏晉,都沒有人懷疑。第一個“疑五千言非老子所作”的是北魏崔浩(《老子》五千余字,古人稱一言即一字,故古人常以“五千言”指代《老子》書)。但是影響甚小,沒有引起學術界的注意,我們還是從宋人王十朋著作中知道北魏崔浩懷疑《老子》書是老子所作的。真正對老子其人、《老子》其書進行考證是從宋代開始的。第一個人是陳師道(西元1053~1101年),第二個人是葉適(西元1150~1223年)。陳師道提出“孟子辟楊、墨而不及老”,從而認為《老子》成書於墨子、荀子之間,否認了“孔老同時”。葉適提出孔子向其問禮的老子是知禮、守禮的人,不會寫出反對禮的《老子》,因此認為《老子》的作者絕非春秋末年孔子向其問禮的老子。他們的結論是立不住的,但是他們提出的問題卻必須予以回答,因此對於考證老子其人、《老子》其書是有積極意義的。清代學者懷疑春秋末老子著《老子》書的更多,進行認真考證的,可以汪中(西元1745~1794年)和崔述(西元1740~1816年)為代表。汪中,他著重考證《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認為關於老子的子孫世系的記載不可信,斷言《老子》是戰國太史儋所作。崔述則認為《老子》是戰國楊朱所偽託。到20世紀20年代、30年代,學術界對老子其人、《老子》其書曾展開熱烈的辯論。當時知名的中國歷史學家大都參加了這場辯論,互相駁難的辯論文章都收在了《古史辯》的第四冊和第六冊。大別之,可分為兩派:一派認為老子哲學是屬於春秋後期的老子,這一派的學者有張煦、唐蘭、黃方剛、胡適、馬寅初、高亨、葉青、張福慶、郭沫若等,其中胡適、黃方剛、高亨、葉青認為孔子確曾向老聃問過禮,《老子》書確是春秋後期老聃所作,而唐蘭認為《老子》是春秋後期老聃的語錄,由戰國初年人整理而成,郭沫若認為整理老聃語錄成書的是戰國中期的環淵;另一派認為《老子》書不是春秋後期的老聃所作,認為《老子》成書於戰國或戰國之後,其中馮友蘭認為作於墨子之後、莊子之前,梁啟超、羅根澤認為作於戰國之末,顧頡剛認為作於《呂氏春秋》和《淮南子》(漢武帝時的著作)之間,素癡更認為作於《淮南子》之後,孫次舟則認為並無老子其人,老子其人乃莊子後學所捏造,《老子》書也是莊子後學所作,約在荀子之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對於老子其人和《老子》其書續有爭論。馮友蘭堅持以往的觀點,多次發表文章進行辯論,並提出了一些新的論據,另外有些人則考證《老子》確為春秋末年老聃所作。1982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詹劍峰著《老子其人其書及其道論》,其第一章便是“老子其人”,第二章是“老子其書”,論證了《老子》書是春秋末年的老聃所作,該書對老子其人的考證貢獻頗大。筆者認為《老子》書確為春秋末、與孔子同時而略長於孔子的老聃所作,50年代末發表《從春秋時代的尚賢談談老子哲學》、20世紀60年代初發表《<老子>書考辨》(均收入拙作《春秋哲學史論集》),90年代初發表《老子通》(吉林人民出版社版),其上部《老子校詁》結合對《老子》本文的解釋作了若干《老子》成書於春秋末年的考證,在下部《老子通論》中以十一章的篇幅(約十七萬字)集中地考證了老子其人和《老子》其書,力圖對從宋代以來發生的關於老子和《老子》的爭淪作出總結。臺灣省學者嚴靈峰和美籍華人陳鼓應也認為《老子》是春秋末年老聃所作,他們的觀點,陳先生在其所著《老子注譯及評介》的“修訂版序”中作了闡述。
要瞭解老子哲學,必須弄清它的作者是淮,《老子》是什麼時代的書。這對於初步接觸老子哲學的讀者,也是必要的。在這一篇裏,先簡約地介紹關於老子其人的爭論。
一、關於老子的姓名、國籍和鄉裡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一開頭就說:“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裏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首先,老子姓老還是姓李便發生了問題。
東漢鄭玄注《禮記•曾子問》說:“老聃,古壽考者之號也。”三國葛玄《道德經序》說:“生而皓首,故稱老子。”這都是不對的,說不通的。先中可以看到他達觀、“知足常樂”的精神狀態和享盡“天年”的養生之道,歷史上又有老子長壽的傳說,那麼斷定老子比棲棲遑遑、“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孔子要長壽許多年,不是很合理嗎?假定老子長於孔子十五歲(孔子對於一位有學問、有名望的長於自己十五歲的老子,自然可以師禮待之),孔子卒年七十三歲,是時老子八十八歲,善於“修道而養壽”的老子,在孔子死後,即“在楚滅陳之後還活了若干年”,譬如又活了十二年,正一百歲,或又活了三十二年,正一百二十歲,都是完全可能的。我們沒有任何根據否認老子“在楚之後還活了若干年”。古希臘的”伊璧鳩魯、曼斯德、德謨克利特、伊索克拉特、芝諾、泰利斯、色諾芬和阿波羅尼阿斯等就活了一百歲以上”(見[美]哈爾著《未來世界中的生物學》,科學普及出版社中文版)。中國古代人的平均壽命比希臘人高,古人說:“人上壽百歲,中壽八十,下壽六十”(《莊子•盜蹠篇》)。年五十始至稷下遊學的荀子,及見李斯為相,就活了一百一十餘歲。孟子于魏惠王后元十五年(西元前320年)到魏見梁惠王(此時魏都大樑,即今開封,故魏又稱“梁”,梁惠王即魏惠王),梁惠王稱孟子為叟,即老先生。梁惠王在位已五十年,此時當在七十左右,而稱孟子為老先生,孟子年歲當接近八十。齊宣王七年(西元前313年)孟子離開齊國,孟子當是八十七歲左右。從此孟子不再出遊,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孟子也是活了九十餘歲或一百餘歲。肯用腦子而又心情曠達的思想家大都長壽,是合乎科學規律的。老子長壽,“在楚滅陳之後還活了若干年”,司馬遷為之立傳,稱其為楚人,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老子的鄉裡,《史記》說:老子“苦縣,厲鄉曲仁裏人也。”“厲鄉”,有時書上汜為“賴鄉”或“瀨鄉”,“厲”、“賴”、“瀨”三個字古音相同,可以通用。張守節《史記正義》引《括地志》雲:“苦縣在亳州穀陽縣界,有老子宅及廟,廟中有九井尚存。”又引《太康地記》雲:“苦縣城東有瀨鄉祠,老子所生地。”苦縣原屬陳國,楚滅陳之後屬楚,漢代為淮陽國,晉代更名為穀陽。古苦縣故城在今河南鹿邑縣東十裏,地近今安徽省亳縣。司馬遷對老於的鄉裡記載得翔實,與《孔子世家》記載孔子的鄉裡一樣,這同老子八世孫、九世孫都在漢朝為官,因而容易弄清老子的鄉裡,是分不開的。
二、關於老子的子孫世系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明確地寫道:“老子之子名宗,宗為魏將,封于段幹。宗子注,注子宮,宮玄孫假,假仕于漢文帝。而假之子解為膠西王邛太傅,因家於齊焉。”老子的子孫世系,司馬遷言之鑿鑿。可是在若干名家眼裏也成了春秋末無老聃其人的證據。
梁啟超說:“查《孔子世家》,孔子十代孫蘗為漢高祖將,封蓼侯,十三代孫安國,當漢景、武時;前輩之老子八代孫,和後輩之孔子十三代孫同時,未免不合情理。……《老子》這部書,或者身份甚晚,到底在莊周前或在其後,還有商量的餘地。”胡適回答梁啟超說:“孔子十三代孫能同老子的八代孫同時,此一點任公(按:任公是梁啟超的號——引者)自己對我說,他梁家便有此事,故他是大房,與最小房的人相差五六輩。我自己也是大房,我們族裏的排行是‘天德錫禎樣洪恩育善良’十字,我是‘洪’字輩,少時常同‘天’字輩同時;今日我的一支已有‘善’字輩的了,而別的一支還只到‘祥’字輩。”馮友蘭反駁胡適說:“適之先生駁梁任公先生的幾條,第一條我想適之先生的比喻,恐怕不能解除梁任公先生指出的困難。因為一族間大房小房的輩差,不必是因為小房的人都壽短的結果,而孔李二氏輩數之差若要說明,則要假定孔氏的人都壽短而李氏的人都壽長。這個假定不一定是合乎情理的。”——問題就是這樣糾纏著。
20世紀80年代出版的詹劍峰著《老子其人其書及其道論》對這個問題作了詳細的考察。詹先生指出梁啟超計數上的錯誤:“《孔子世家》這篇裏,並沒有孔蘗”,“《高祖功臣年表》有蓼侯孔蘖,但沒有說(他)是孔子十代孫”;“從孔子本人起到孔安國只有十二代,怎能說孔安國是孔子的十三代孫?”孔忠、孔武兩父子皆被漢文帝征為博士,而李假、李解兩父子皆出仕于漢文帝時代,故只能說孔子的第十代、第十一代孫與老子的第八、第九代孫同時,而不能說:“前輩的老子八代孫和後輩的孔子十三代孫同時。”詹書還根據可信史料作了《孔子世系表》和《老子世系表》,茲抄錄如下(略作刪節):
孔子世系表
世次 氏名
一 孔丘
二 孔鯉,字伯魚,年五十,先孔子卒
三 孔伋,字子思。鯉之子。年六十二卒
四 孔白,字子上。伋之子。年四十七卒
五 孔求,字子家。白之子。年四屆十五卒
六 孔箕,字子京。求之子。年四十六卒
七 孔穿,字子高。箕之子。年五十一卒
八 孔慎,字子順。穿之子。年五十七卒。有子三人:長曰鮒,為陳涉博士,死于陳下;次曰騰;再次曰樹
九 孔騰,字子襄。慎之次子。年五十七卒
十 孔忠,字子貞,騰之子。文帝征為博士。年五十二而卒
十一 孔武,字子威。忠之子。文帝時為博士
十二 孔延年,武之子。武帝時為博士孔安國,武之子。武帝時為博士

老子世系表
世次 氏名
一 李耳,字聃
二 李宗,封于段幹,為魏將
三 李注,宗之子
四 李宮,注之子
五 ?,宮之子
六 ?,宮之孫
七 ?,宮之曾孫
八 李假,宮之玄孫,仕于漢文帝
九 李解,假之子,為膠西王邛太傅(漢文帝十五年封[劉]邛為膠西王,漢景帝三年國除)

孔子子孫的壽齡,在《孔子世家》有明文記載,不必如馮友蘭先生所說“假定孔氏的人都壽短”,而是實實在在的壽短,自孔子之子孔鯉到孔子的十世孫孔忠,有八代都沒有活到六十歲的,其間還有三代,沒有活到五十歲,古人以七十歲為中壽,自孔鯉到孔子的十代孫孔忠,以中壽七十核汁就相差一百六十三歲;也不必假定“李氏的人都長壽”,假定從李宗起都享有壽七十(或平均壽命七十),到孔忠、李假之時已與孔氏世系相差一百零四歲,何止三代之差?就是李耳的後人有幾代活不到七十歲,到李假與孔忠之時也可以相等。這就足以破除梁啟超、馮友蘭先生所持的見解了。
說到這裏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羅根澤先生認為《戰國策•魏策三》的段幹崇就是司馬遷所說的老子之子李宗,理由是“宗”與“崇”音同,可以通假,李宗又是封于段幹;段幹崇(李宗)魏安厘王四年為魏將,老子再長壽,晚年得子,他的兒子也不可能在魏安厘王時為魏將,而就李宗為魏將的年代推論,“恰與太史儋相應”。於是這一條成了《老子》為戰國太史儋所作的“證據”。這個“證據”是虛假的:李宗封于段幹,並沒有記載改姓段幹,段幹崇是魏文侯時段幹木的後代,沒有任何根據說他就是李耳之子李宗。李耳之子李宗,世代相傳,他的八世孫李假、九世孫李解都在漢文帝時為官,所以同段千、段幹崇毫無牽扯。
是不是漢文帝時的李假、李解冒認了老子為祖宗呢?認為《老子》是戰國初年人整理的老聃遺言的唐蘭就持這種觀點,認為李假、李解冒認祖宗,斷言司馬遷“受了漢代自稱為老子後裔的欺騙”。這是不可能的。當時社會上都知道老子、老聃和《老子》書,名氣很大,而不知老子姓李,而先秦宋國又確有姓老的,那麼為什麼偏偏不是姓老的而是姓李的冒認祖宗呢?冒認祖宗說,於理不通,於事實無據。
總之,司馬遷所記載的老子李耳子孫世系毫無問題。它恰好證明孔子向之問禮的那位老聃是可能在其晚年著作《老子》的老子,亦即李耳。
三、關於老子、老萊子、太史儋的糾葛
梁啟超說:《史記》的《老子韓非列傳》“迷離惝恍,老子一人而有三化身,一為孔子問禮之老聃,二為老萊子,三為太史儋。又雲:‘蓋老子百六十餘歲,或曰二百餘歲。’又雲:‘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此人竟成‘神話化’矣。故崔東璧謂著書者決非老聃,汪容甫定其為太史儋。特因舊說人人太深,少有個信之。”
梁氏此言,純粹是主觀主義的曲說。《老子韓非列傳》先敘老子姓名、鄉裡和官職,次敘孔子向老子問禮和老子對孔子的談話,又敘老子退隱和著書的故事,而結以“莫知其所終”。然後寫道:“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雲。”接著插入一句關於老子長壽的傳說,而後又寫道:“自孔子死之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記周太史儋見秦獻公曰:‘始秦與周合,合五百歲而離,離七十歲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隱君子也。”
明明白白,沒有半點含混,哪有“老子一人而有三化身”的嫌疑呢?
關於老萊子,司馬遷明明說:“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亦楚人也”的“亦”字就表明老萊子是另外一個人;“著書十五篇”又表明老萊子是另外一個人(上文已說老子“著書上下篇”)。《仲尼弟子列傳》也說“孔子之所言事,于周則老子,于楚則老萊子。”老子與老萊子為二人,不是毫不含混嗎?“或曰”的“或”當“有”講,古籍中常常這樣用“或”字(見王引之《經傳釋詞》,裴學海《古書虛字集釋》),“或曰”就是有人說。《史記正義》注曰:“太史公疑老子或是老萊子,故書之。”這是誤瀆了《老子韓非列傳》,原文現在,司馬遷對老子、老萊子為二人沒有絲毫懷疑。
關於太史儋,“自孔子死之後,而史記周太史儋……”,明明白白,這個太史儋不是與孔子並時的老萊子,也不是孔子向其問禮的老子(老聃),而沒有半點含混。“或曰儋即老子,或日非也”,這兩個“或曰”都是“有人說”。並不是司馬遷自已有什麼懷疑,在“世莫知其然否”之後緊跟一句“老子,隱君子也”,正是表明:因為老於是隱君子,所以有人說太史儋就是老子,有人說不是,世人都弄不清楚。
清人汪容甫即汪中和近人羅根澤主張著《老子》書的老子即太史儋’其理由是:1.聃、儋音同通用;2.聃為柱下史,儋亦周之史官;3.老子有西出關的故事,太史儋見秦獻公亦必西出關;4.老子之子李宗,即魏安厘王時為魏將的段幹崇,說他是太史儋之子,年代恰合。第四點老子
[原文]
天下皆謂吾道大、不肖,夫惟大,故“不肖”,若“肖”,久矣其小也夫!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
夫惟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貴矣。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
[今譯]
天下人都說我的道大、不善,正因為道偉大,所以被世人認為“不善”,如被世人認為是善的,老早它就成了渺小的了。
我的言論非常容易懂,非常容易實行;但是天下沒有能夠懂得的,沒有能夠實行的。雖然如此,我的言論是有固定不變的宗旨的,做事也是有不可移易的主見的。
正因為人們無知,所以不瞭解我。沒有人瞭解我,正表明我之高貴。因此聖人穿著麻料的粗陋衣服,而懷裏抱的可是玉啊!
[解說]
這一章同上章的基本精神一樣,但更多的表現了老子的心態——精神狀態。
第一段的關鍵字是“不肖”。《說文》:“肖,骨肉相似也,從肉、小聲,不似其先,故曰不肖。”這是說相貌與其祖先相似。這是本義,從這個本義一方面引申出一般意義的“似”,郭璞《方言注》:“肖者,似也。”《小爾雅•廣訓》:“不肖,不似也。”一方面又引申出“善”(肖)與“不善”(不肖)之義。《法言•學行》:“速哉!七十子之肖仲尼也。”這是說七十子的道德學問很像他們的老師仲尼(亦即“善”),絕不是說七十子的相貌很像仲尼。《孟子•萬章上》雲:“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這是說的丹朱的道德品質不像他的父親堯,舜之子的道德品質不像他的父親舜——亦即“不善”;而絕不是說的他們的相貌不像他們的父親(史稱堯之子不肖,故傳賢而不傳子,舜之子亦不肖,故舜亦傳賢而不傳子——這是傳說史,未必可信,但我們討論的是詞義問題,屬於語義學範疇,所根據的材料是語言事實,傳說史之是否真實與此無關)。麼商君書.畫策》:“不明主在上,所舉必不肖。”“不肖”,即“不善”,是脫離了具體人而言的更一般的抽象。《老子》這裏的“不肖”即抽象的“不善”。“天下皆謂吾道大、不肖”,這是世人的議論,說“吾”(老子的道)大不善,“大”與“不肖”相連當然屬貶詞,即大而無當之義。“夫唯大,故‘不肖’,若‘肖’久矣其小也夫!”這是老子的反擊之詞,意思是:正因為道偉大,所以你們說它不善,如果你們說它善,它早就成為渺小的了。這其中包含著絕不遷就世俗之見的意思。古人不用標點符號,但從語氣上看出“故不肖”是承上文“天下皆謂吾道大、不肖”而言,是眾人認為“不肖”、“如肖”之“肖”也是就眾人而言,不是老子承認自己的道“不肖”。因此按照現在通行的標點符號“故不肖”之“肖”、“若肖”之“肖”應加引號。
第二段“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通俗易懂,唯須說明“甚易知”、“甚易行”是老子自己的主觀看法,“易知”,當時人們對《老子》不會像後人讀之那麼難知,但恐也知之並不易,較之稍前於它的《孫子兵法》,稍後於它的《墨子》難懂得多了。這同它是哲學、是客觀唯心主義哲學、是中國第一部客觀主義哲學書有關,又同它的哲理詩有關。至於“甚易行”,那就完全不符合實際了,實際是不可能行得通。“天下莫能知,莫能行”,這倒是反映了歷史的真實。“言有宗,享有君”,

如果您對本書籍有什麼問題或經驗,請在此撰寫您的意見咨詢!
您的姓名:


您的評論: 注意: 評論內容不支持HTML代碼!

顧客評分: 差評            好評

請在下框輸入驗證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