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HTTP_ACCEPT_LANGUAGE in /home/hk2/public_html/catalog/controller/common/header.php on line 6 道德經

出版社

 

道德經

道德經
書名: 道德經
作者 老子
語言 简体中文
國際書號: 9787806431382
地區 南京
年份 2001
平均評分: 暫沒評分

談談《道德經》(代序)(1)
一章(1)
二章(5)
三章(8)
四章(11)
五章(14)
六章(16)
七章(18)
八章(20)
九章(23)
十章(25)
十一章(28)
十二章(31)
十三章(34)
十四章(37)
十五章(40)
十六章(43)
十七章(46)
十八章(49)
十九章(52)
二十章(55)
二十一章(59)
二十二章(62)
二十三章(64)
二十四章(66)
二十五章(68)
二十六章(72)
二十七章(74)
二十八章(77)
二十九章(80)
三十章(83)
三十一章(86)
三十二章(89)
三十三章(92)
三十四章(94)
三十五章(96)
三十六章(98)
三十七章(100)
三十八章(103)
三十九章(107)
四十章(111)
四十一章(114)
四十二章(117)
四十三章(120)
四十四章(122)
四十五章(125)
四十六章(127)
四十七章(129)
四十八章(132)
四十九章(134)
五十章(137)
五十一章(140)
五十二章(143)
五十三章(146)
五十四章(149)
五十五章(152)
五十六章(155)
五十七章(158)
五十八章(161)
五十九章(164)
六十章(166)
六十一章(168)
六十二章(171)
六十三章(174)
六十四章(177)
六十五章(180)
六十六章(183)
六十七章(185)
六十八章(188)
六十九章(190)
七十章(193)
七十一章(195)
七十二章(197)
七十三章(199)
七十四章(201)
七十五章(203)
七十六章(205)
七十七章(207)
七十八章(210)
七十九章(213)
八十章(216)
八十一章(219)
後記(222)
 

                            序言:談談《道德經》(代序)
           春秋時期的周王朝是一個禮樂崩壞的時期,王室式微、諸侯迭起,五霸代興、戰爭頻仍,社會處於大動盪大變革之中。到了這個時期的末年,中國思想文化史上出現了幾個彪炳史冊的偉大人物,其中有老子、孔子、墨子。相傳,老子就是《道德經》一書的撰者。
         老子其實是後人的一種尊稱。一般認為,老子姓李,名聃,史稱老聃。之所以稱“老”,因其壽長。所謂聃,指耳朵長,耳垂大。也有人認為,“老”就是姓。關於老子這個人,其實在漢代的史學大師司馬遷所作的《老子韓非列傳》中就有三種不同的說法。老子的生平事蹟,司馬遷說得很簡略,說他是楚國苦縣人,曾經作過周王室中守藏室之史。也即是說當過王室的圖書管理員。別小看這個圖書管理員,儘管只是一個小官,但當時的社會,學在官府,王朝壟斷了思想文化方面的資源,老子做這樣一個官,無疑就為他提供了一個學習上的極其便利的條件,他在此期間閱讀到了王室收藏的大量典籍,這對他的思想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使他成為一個博學的學者和極為深刻的思想家。
         如前所說,此時周王朝已經衰落,老子在王室住了很長時期,親眼目睹王室衰落下去,覺得自己再也呆不下去了,就思離開。是啊,像老子這樣的小官,面對王室日漸衰微,本無力挽狂瀾於既倒,除了離開,一走了之,還能做什麼呢?據說他正式離開王宮以前,曾在荒涼濕苦之處隱居了十餘年,他隱姓埋名,專修道德,不求聞達于諸侯,這或許就是司馬遷稱其為“隱君子”的緣故吧。以致於他後來西入秦,最終隱居不問世事,人們也不知其所終。但因其不求名而聲名早已播之於海內,儘管他已隱居,仍有人不斷關心他,時有關於他的傳說流行於世。
          其實老子一生艱難坎坷,歷經了眾多的變故,又遭逢亂世,最終隱姓埋名,苦度時艱,這樣的經歷對他思想的觸動是十分巨大的。幸好老子將其所思所想,形之文字,傳給了後人。據司馬遷說,當老子已決定離開周王室隱姓埋名之時,他來到了函穀關。守關的官吏早已久聞老子大名,他看到老子要出關而去,就苦勸他為自己寫一本書,以免他隱居以後,學問失傳。或許是守關人心靈之誠,老子離開故土,西去隱居,回首往事,幾十年來的坎坷變故,心有所觸,思緒湧動,不可扼止,於是奮筆絕書,寫了洋洋灑灑五千言的文字,這可是老子一生思想精華的結晶!這就是《道德經》。全書分上下兩篇,上篇為道經,下篇為德經,故名《道德經》。或者依當時的習慣,乾脆以撰者為書名,稱為《老子》。
            顧名思義,《道德經》思想的核心是“道德”。“道德”不是我們現在通常所理解的倫理學上的意義,而是一對哲學範疇。
           “道”的原始涵義指道路,而後隨著人們思維能力的提高,它被逐漸應用到社會政治生活領域,上升到了哲學思辯的高度,從而有了抽象的意義。《道德經》是第一次從社會政治與哲學思辯兩個方面來抽象地談論“道”的第一本書。可以說,在《道德經》中,“道”是思想的核心、理論的基右,居於中心地位,把握了“道”,就理解了《道德經》。不過在《道德經》中,“道”這一範疇被描述得“玄之又玄”,簡直有點不知所云,很難理解其意義。
         “德”作為一個哲學範疇是相對於“道”而言的。“德”與“得”相通,它們同音而假借,意為具體事物得之於“道”的特殊性質。萬物因得“道”而成,得“道”便是“德”。就人類社會而言,“德”又是“道”之用。
          明白了《道德經》中“道德”一詞所包含的意義,就掌握瞭解讀《道德經》全書的鑰匙。其實,《道德經》全書並不是僅僅對“道德”的簡單描述上,洋洋灑灑五千字之文,有著十分豐富的內容。《道德經》的作者生活于春秋末年,社會的激烈動盪,統治者的殘暴和貪得無厭,對其思想產生了深刻影響,他以一種悲苦的心情勸告統治者,對老百姓不要過度盤剝,也不要為了一己私利去發動戰爭,不要弄得民不聊生,因為老百姓如果不能活下去,他們就會揭竿而起,起來造反,由此在《道德經》中提出了一套政治智慧。
            對於人生的感悟也是《道德經》中最基本的內容之一。處在這樣一種你爭我奪、世事難料、個人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的條件下,《道德經》提出了一套待人處事的方式,反復告誡人們在這樣的條件下如何去行事。總的精神是不與人相爭,事事退讓。有感于水的力量,強調要像水那樣處下,還告訴人們要守弱貴柔,因為只有柔弱才能戰勝剛強。並且從事物的對立方面出發,看到了禍福之間的轉化。如此種種,無疑是老子所體察出來的人生哲理,貫穿于《道德經》全書之中,並給後人以許多啟迪,有些成為千年不易的至理名言。
          以道德為思想核心的《道德經》,之所以被稱之為經,因為它被道家學派尊奉為典範性的著作,成為道家學派的經典,可以說,道家就是在《道德經》所闡述的思想基礎上形成的。
          一般說來,道家學派是先秦諸子百家之一,當時就成為顯學,創始於老子,而大成於莊子,人們常以老莊為其代名詞。先秦是道家大發展時期,它人物眾多,流派紛呈,蔚為大觀,形成了與儒墨等相抗衡的顯學。不僅如此,先秦以下,儘管儒學取得了獨尊地位,道家仍然存在與發展,以致于到魏晉,形成新道家。玄學的特點是奉《老子》、《莊子》和《周易》為經典,稱為三玄。
          與道家學相比,其另一類即所謂的隱士,老子本人就是一個隱君子,這對而後的道家的構成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我們可以從《莊子》的著作中見識了許多這一類人物。
         不僅道家學派奉《道德經》為經典,在道家思想影響下形成的道教也以其作為創教經典,被尊稱為《道德真經》,老子本人成為道教的教主,被尊為太上老君,《道德經》被道教徒用來論證道教的宗教哲學。
         《道德經》不僅僅是道家與道教的經典,也是中華民族思想文化史上光輝燦爛的瑰寶之一,在長達二千多年的發展中,曾產生了極其深遠和廣泛的影響。
這種影響,舉其大者,有下列幾個方面:
           (一)政治。政治社會現實是《道德經》的重要內容之一,儘管後來的道家學派中有許多人隱姓埋名,遠離政治與社會現實,道教徒更是遠離塵世。但《道德經》給予中國政治的影響是深層的,也是極其強烈的。
             (二)學術。主要在哲學思想文化上給予深刻的影響。《道德經》建立丫自己的哲學思想體系,這個體系一方面為道家與道教不斷發展,內容不斷豐富;另一方面又在與其他學派的衝突與吸收中,取長補短,尤其在與儒法兩家的關係中,給予而後中國學術以深遠影響。
          (三)宗教。如上所述,《道德經》是道教的基本經典,老子被尊為道教的創世教主,稱作太上老君。粗略說來,道教無疑是在諸如《道德真經》、《南華真經》等思想基礎上發展起來,以老莊思想為核心,以與佛教相抗衡。
         (四)審美。《道德經》是審美的,學界曾有人言,老子是中國藝術之源,《道德經》奠定了中國美學的基礎,開啟了中國審美藝術之門,給予中國而後審美情趣的發展以深刻影響。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中國古代的審美藝術是在《道德經》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五)人生。前面說過,《道德經》也是一本關於人生哲理之書,它對於人的處世態度有許多經典的說明,正是在這一方面,長期以來對於中華民族性格特徵的形成和發展有著很深的影響,並且在絕大多數人身上,這種影響常常於有形或無形中就形成了。
        其實,《道德經》不僅是中華民族文明智慧的成果,對世界文化史有很深的影響,誠如大家所熟知,黑格爾曾提到老子。即便在現代西方,《道德經》一書也被譯成多種文字。甚至在德、英、美、日等國,此書一版再版,從政治家到藝術家、從科學家到思想家都給予極大的關注。由此可見,《道德經》成為全人類的共同財富,給世界文明的發展以貢獻。
        《道德經》儘管是兩千多年以前的書,時代已經有了極大的變化,但對於當今社會仍然有許多啟迪意義的。因為《道德經》中包含了某種(或某些)超越了當時所處時代限制的真理性的認識,它的道德理念、政治智慧及人生感悟有許多極具強大生命力的東西存在。如《道德經》的反戰傾向,可以借鑒用來處理當今的國際關係中的某些問題。又如,它從利害關係上來說貪欲,可為當今利欲薰心者戒。再如,它對取與、強弱等關係的辯證認識也可以借鑒來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甚至可以處理更為廣泛的社會關係。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總之,《道德經》仍然有著現代意義,它是可以不斷給予創造性的解釋的。
                                              蘇南
                                            2001年3月
 

如果您對本書籍有什麼問題或經驗,請在此撰寫您的意見咨詢!
您的姓名:


您的評論: 注意: 評論內容不支持HTML代碼!

顧客評分: 差評            好評

請在下框輸入驗證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