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HTTP_ACCEPT_LANGUAGE in /home/hk2/public_html/catalog/controller/common/header.php on line 6 古老子文字編

出版社

 

古老子文字編

古老子文字編
書名: 古老子文字編
作者 黃德寬 徐在國
語言 繁體中文
國際書號: 9787811103229
地區 合肥
年份 2007
出版社: 安徽大學出版社
平均評分: 暫沒評分

凡例(○○三)
古老子文字編卷一(○○一)
古老子文字編卷二(○二三)
古老子文字編卷三(○六五)
古老子文字編卷四(一○一)
古老子文字編卷五(一二三)
古老子文字編卷六(一六七)
古老子文字編卷七(一九四)
古老子文字編卷八(二二五)
古老子文字編卷九(二五八)
古老子文字編卷十(二七四)
古老子文字編卷十一(三○八)
古老子文字編卷十二(三二八)
古老子文字編卷十三(三六八)
古老子文字編卷十四(三九○)
古老子文字編合文(四一八)
筆畫檢字表(四一九)
附錄一  傳抄《老子》古文輯說(四三三)
附錄二  《老子》文本之古今字與通假字考察(四四二)
引用書目(五二二)
後記(五二五)
 

                                                          說明
         《老子》是我國先秦一部重要的典籍,歷代學者對其均有研究,取得的成果頗為豐碩。一九七三年底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中有《老子》甲、乙本,引起丫世人的關注,隨之掀起了一波研究熱潮。一九九三年湖北荊門郭店一號楚墓出土了一批竹簡,內有《老子》三種不同的抄本,轟動了國內外的學術界,出現了一大批研究論著,其中《老子》文本的形成和不同抄本的關系、各本文字的異同成為學者研究的重點問題之一,取得了不少新的研究成果。《老子》抄本的流傳,淵源久長,各種傳世古文字書中就保留了許多古文資料,但是很少有學者關注到這些傳抄古文。我們曾寫過一篇小文《傳抄《老子》古文輯說》(見本書附錄),當時所錄的傳抄《老子》古文僅見於四部書,即《汗簡》、《古文四聲韻》、《六書通》、《六書通摭遺》,目的主要是論證傳抄《老子》古文淵源有自。
           後來我們在做《傳抄古文字編》的過程中,發現了更多的傳抄《老子》古文資料。我們將這些資料一一復製出來,與戰國竹簡本《老子》、漢墓帛書本《老子》等放在一起比較分析,觀察它們彼此問的形體到底有何異同。我們發現這種比較是一件饒有興味的事情,於是就有了編一本《古老子文字編》的想法。這部《古老子文字編》純粹從字形的角度把不同時期《老子》抄本的文字形體收集到一起,這或許對學術界能有所裨益。
         《古老子文字編》所引用資料來源情況如下:
          郭店楚簡《老子》甲、乙、丙、殘,均出自荊門市博物館編著的《郭店楚墓竹簡》,文物出版社一九九八年五月出版。釋文主要參考《郭店楚墓竹簡》一書的釋文及裘錫圭先生的按語,並盡可能地吸收學術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也有我們自己的一些看法。限於篇幅,參考諸家研究成果不一一列出。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乙,均出自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編著的《馬王堆漢墓帛書》(壹),文物出版社一九八○年三月出版。
            元代古文《老子》碑,所用拓本選自郭子直先生《記元刻古文老子碑兼評集篆古文韻海》一文,詳見《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一輯三四九—三五九頁,中華書局二00一年一0月。郭先生說:「古文《古老子》碑,原石現藏陝西省周至縣樓觀臺說經臺門洞碑廊東側。豐碑二通,陰陽兩面刻字。碑高二•二四米、寬一•○八米。」(三四九頁)這通碑文是元代高翻依仿《集篆古文韻海》中的古文綴輯而寫成的,刻成立石的時間約在二一九二年,「此碑文字,全同今本,無需另作校勘。」(三五一頁)郭先生從八個方面對碑文古文的形體結構做了考察,論證頗為周詳,讀者自可參看,此不贅述。宋代郭忠恕《汗簡》,中華書局一九八三年影印《四部叢刊》本,李零、劉新光先生整理。
        宋代夏竦《古文四聲韻》,李零、劉新光先生整理,中華書局一九八三年影印北京圖書館藏宋刻配抄本,附僧翻本殘卷:
元代楊鈞《增廣鐘鼎篆韻》七卷,出自《宛委別藏》第二十一冊,江蘇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八年據清抄本影印。該書是在宋代薛尚功《廣鐘鼎篆韻》一書的基礎上進行增補而成。
       明代釋道泰《集鐘鼎古文韻選》五卷,出自《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五》,書目文獻出版社據清抄本影印。
       明代田藝蘅《大明同文集舉要》五十卷,出自《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一九一冊,齊魯書社一九九七年據明萬曆十年汪以成刻奉影印。
       明代不著撰者《篆韻》五卷,出自《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一九九冊,齊魯書社一九九七年據明嘉靖八年刻本影印。
       明代閔齊伋輯,清代畢弘述篆訂《訂正六書通》十卷,出自《訂正六書通》,上海書店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影印本。
       清代畢星海《訂正六書通摭遣》十卷,出自《訂正六書通》,上海書店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影印本。
       清代林尚葵《廣金石韻府》五卷,出自《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一九九冊,齊魯書社一九九七年據清康熙刻朱墨套印本影印。
       清代傅士走《六書分類》十二卷,出自《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二○三冊,齊魯書社一九九七年據清康熙刻本影印。上錄《汗簡》以下的十種書中所錄傳抄古文均注明出處,字形下凡標注「古老子」、「老子」、「老」或「道德經」者一併收錄。
     郭店簡老子甲、乙、丙及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乙的字形均按隸定後的形體分卷,傳抄《老子》古文均按所在字頭分卷,元代古文《老子》碑中的古文沒有嚴格隸定,一般按照與今本對應的文字分卷。
       以上簡單介紹了字編的編纂和資料來源情況,如有不當之處,還請讀者賜正。


                                                  凡例
一、本書以收錄古《老子》文字為主,包括出土古《老子》文字和傳抄古《老子》文字。
二、出上古《老子》文字主要指湖北荊門郭店出土的戰國楚簡《老子》甲、乙、丙本和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漢墓帛書《老子》甲、乙本。
三、傳抄古《老子》文字主要指《汗簡》、《古文四聲韻》、《增廣鐘鼎篆韻》、《集鐘鼎古文韻選》、《大明同文集舉要》、《篆韻》、《六書通》、《六書通摭遺》、《廣金石韻府》、《六書分類》等書中明確標注「古老子」、「老子」、「老」、「道德經」者及陝西周至樓觀臺元代古《老子》碑文。
四、本書主體由正編左口文、附錄三部分組成。正編按照《說文解字》一書的順序排列,不見《說文解字》的字,按偏旁部首附於相應各部之後,在該字右上角標*號。合文主要見於戰國楚簡《老子》甲、乙、丙本。
五、每一字頭下收錄的字形,按照郭店簡《老子》、傳抄古《老子》、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的順序編排,其中傳抄古《老子》部分是按時代的先後順序編排。
六、為避免字形失真,本書字形大多馬原書掃描,部分字形作了縮放處理。周至樓觀臺古《老子》碑的字形作了放大處理,並作過修摹。
七、每一字形下均注明出處,出處一律用簡稱。詳見「引書簡稱」。其中「甲」、「乙」、「丙」、「殘」及「馬甲」、「馬乙」後的阿拉伯數字均是簡號。如「甲一」指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甲一號簡。「四五•七」指《古文四聲韻》卷五,七頁;「四三•一」指《古文四聲韻》所附僧翻本殘卷卷三二貝。「碑三九」指元代古文《老子》碑第三九章(即今本第三九章)。「增四•二二七」指《增廣鐘鼎篆韻》卷四,二七七頁。「選」、「同」、「篆」、「通」、「遺」、「廣」、「分」均與「增」同,間隔號前面的數字為卷數,間隔號後面的數字為頁碼。
八、本書附有「筆劃檢字表」,檢字表巾相同筆劃的排列,以在正編中出現的先後為序。
九、引書簡稱如下: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甲——甲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乙——乙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丙——丙
郭店楚墓竹簡殘簡——殘
古文四聲韻——四
古文老子碑——碑
增廣鐘鼎篆韻——增
集鐘鼎古文韻選——選
大明同文集舉要——同
篆韻——篆
六書通——通
六書通摭遺——遺
廣金石韻府——廣
六書分類——分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馬甲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馬乙
 

如果您對本書籍有什麼問題或經驗,請在此撰寫您的意見咨詢!
您的姓名:


您的評論: 注意: 評論內容不支持HTML代碼!

顧客評分: 差評            好評

請在下框輸入驗證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