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HTTP_ACCEPT_LANGUAGE in /home/hk2/public_html/catalog/controller/common/header.php on line 6 太上感應篇

出版社

 

太上感應篇

太上感應篇
書名: 太上感應篇
作者
語言 繁體中文
國際書號:
地區
年份
平均評分: 暫沒評分

             序言:
        太上,是太上老君,先秦時期太上老君降生為老子,累世化身,歷劫為師。《太上感庭篇》是太上勸人作善之書。感,是感動,應,是報應;言人以善惡感動天,天必有祸福報應於人。感應篇可分為雨部份,前半部份勸善說大綱,後半部份戒惡說細目。
        《太上感應篇》收錄在道藏中。最早著錄於南宋理宗的《宋史、藝文志》。從南宋以至明清,這部書的刻本和各種註本甚多。自從宋真宗皇帝,賜錢百萬,命工刊刻,然後大顯於世。明朝世宗皇帝,亦作序頒行。清朝順治十三年,上諭刊刻感應篇,頒赐群臣,並舉貢生監,皆得遍及。有關感應之例證不勝枚舉,例如清初康熙年間,趙熊詔《字裘菩,號學了氏》撰有《太上感應篇註訓證》。他的《自叙》中講到,在康熙庚午年(西元一六九O年)秋试時,因為第五次應試失敗,痛苦不堪,準備蒂上平時所讀的書和撰寫的文章,投河自盡。但趙熊詔考慮到這樣做將會使父母傷心,因此猶豫不定,幾天以後,父親趙申喬勸他編撰《太上感應篇註訓證》,並身體力行。一年以後,編寫完成,趙申喬便為他刊印出來。後來,在康熙己卵矢西元一六九九年)趙熊詔中舉,己丑件(西元一七O九年)中狀元。
       《周易》的《繫辭》中有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因果報應,自古有之。西漢的董仲舒《春秋繁露》一書中有道「國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災害譴告之;譴告之而不知變,乃見怪具以驚駭之;驚駭之尚不足畏恐,其殃咎乃至。」即是說明人善則國泰民安,人惡則天災人禍。此乃天人感應也。後漠的《太平經》中說到「人者,天之子也,當象天為行,夫有主道明德,仁善之心,乃上舆天星曆相應,神靈以明其行。」意思是人的行為同天上星宿相應。人的行為以至心念一動也與天地的變化相呼應的。人應循天地之道而行,與道合真。西元一一七一年西夏乾祐年代的《太微仙君功過格》日,以善書傳一人者,當十善,傳十人者,當百善,傳人豪傑,大貴人者,當千善,廣布無疆,重刻不朽者,當萬善。
       今刊此書為加插圖表以另一方式闡释《太上感應篇》内容。望能多讀,多行,多印和多傳;身體力行,風雨才能調順,大眾悉獲康寧。
     
          辛卯年初冬
      西元二0一一年十一月   序于香江
 

如果您對本書籍有什麼問題或經驗,請在此撰寫您的意見咨詢!
您的姓名:


您的評論: 注意: 評論內容不支持HTML代碼!

顧客評分: 差評            好評

請在下框輸入驗證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