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 上篇《周易參同契》研究 第一章 魏伯陽及相關人物生平考(3 ) 一 梁冀之亂與淳于叔通事略辨(3) 二 黨錮之禍與魏伯陽家世考(8) 三 結語(14) 第二章 《周易參同契》的流傳及作者歸屬考(16) 一 《周易參同契》非偽書辨(16) 二 《契》的結構變遷與作者糾紛考(26) 三 結語 (38) 第三章 《參同契》與《五相類》辨析(41) 一 對《參同契》、《五相類》的辨認(41) 二 關於《五相類》之旨趣與篇名義蘊(54) 三 關於《附錄》和羼入正文中的注(60) 第四章 《周易參同契》的宇宙模型(66) 一 天地設位、坎離匡郭的宇宙結構模型(66) 二 關於合氣與朔的陰陽曆(70) 三 關於四官、二十八宿、十二次及日月之食(78) 第五章 《周易參同契》的易學特徵(83) 一 以乾坤坎離四卦象徵天地結構(86) 二 效法天地之數的《契》數(88) 三 獨具特徵的月相納甲法(91) 四 八卦納支與六十卦更值(95) 五 援《易》入《契》的自然哲學意蘊(98) 第六章 《周易參同契》的陰陽五行觀(103) 一 煉丹術中的陰陽說(104) 二 煉丹術中的靜態天人模型(107) 三 河圖模型在內丹術中的動態運作(110) 四 河圖模型在外丹術中的動態運作(112) 五 結語(116) 第七章 《周易參同契》的爐火金丹術(120) 一 對今人有關研究之回顧(121) 二 《周易參同契》中的“龍虎大還丹” (131) 三 《參同契》的外丹思想及其在化學史、冶金史、藥學史上的成就(141) 第八章 《周易參同契》的人體生命模型(149) 一 “人所稟軀”、“因氣托初”(150) 二 “閉塞其兌,築固靈株”(156) 三 “五金之主,北方河車”(159) 四 子午數合三,戊己數稱五(162) 五 委志歸虛無,無念以為常(165) 第九章 虞翻易學與《周易參同契》(170) 一 虞翻與魏伯陽的朦朧關係(170) 二 虞翻月相納甲說與《參同契》(174) 三 月相納甲說在易學史上的地位(185) 第十章 唐、五代三種注《周易參同契》之作的外丹術異同合論(193) 一 以外丹術注《契》的基本標誌(194) 二 外丹術約《易》證丹道的特徵(206) 第十一章 論俞琰易學中的道教易(215) 一 先天圖與道教易(219) 二 關於五行數、月相納甲與十二消息卦(225) 三 論身外之《易》與人身之《易》(234) 四 援醫入內丹術的理論意義(241) 下篇 《周易參同契》校釋 凡例(245) 參同契校釋(247) 《參同契》後序校釋(266) 五相類校釋(269) 《五相類》後序校釋(296) 附錄 鼎器歌校釋(299) 大丹賦校釋(302) 贊序校釋(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