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HTTP_ACCEPT_LANGUAGE in /home/hk2/public_html/catalog/controller/common/header.php on line 6 中國道教超無為以自清

出版社

 

中國道教超無為以自清

中國道教超無為以自清
書名: 中國道教超無為以自清
作者 徐兆仁
語言 繁體中文
國際書號: 9577393543
地區 臺北
年份 1990
平均評分: 暫沒評分

總序  ㈠
總序  ㈡
自序
一、中國道教的起源  (1)
㈠道教是中國古代文化發展的產物  (1)
㈡原始道教  (12)
二、道教的繁榮輿發展  (21)
㈠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  (21)
㈡隋唐五代時期的道教  (29)
㈢宋遼金元時期的道教  (38)
㈣明清時期的道教  (48)
三、道教各派內修秘法  (55)
㈠丹鼎派修道祖典  (55)
㈡上清派修道樞要  (60)
㈢鐘、呂道要  (66)
㈣北七真修道心法  (69)
㈤南五祖修道訣要  (77)
㈥三豐派道訣  (83)
㈦中派道法  (86)
㈧東、西派修道秘法  (90)
㈨伍柳派道法精華  (95)
四、道教輿中國傅統文化  (101)
㈠道教輿中國古代哲學  (101)
㈡道教其中國古代文學、藝術  (110)
㈢道教輿中國古代科學技術  (121)
㈣道教輿中國傅統文化特性  (127)
㈤宗教超越心理輿創造精神  (137)
五、道教的人生境界  (147)
㈠天人合一  (147)
㈡輿道合真  (179)

總序(一)
            根據較新的考古報告,中華文化至少有八千年以上的歷史,影響所及的地區包括臺灣、韓國、日本、越南等地,而構成如血親關係的中華文化圈。臺灣雖輿中華文化的母過有百年之久的隔絕,近來,政府高層更倡行「兩國論」,表示在政治上已一邊一國,但文化的臍帶,則很難加以剪斷。
          也因臺灣輿中華文化有這種血緣關係,瞭解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也成了臺灣人一種不易拋卻的責任和義務。撇開這點不談,要瞭解中國的一動一靜,也應從最基礎的中華文化入手,才能掌握中華文化圈的相同點和相異性。這是一種「知己知彼」的工夫。國人應有這種寬闊的心胸,才不會局限了放眼中國的視野。
        要瞭解中華文化的方式有很多,可以直接到中國參觀考古出土的各種遺跡,也可以觀賞山川的秀麗,更可以在大街小巷或窮鄉僻壤,訪視民情,也可以從古聖先賢留下的幾萬種圖書中去尋找,但這都不是最簡便的方法。如果能將中華文化的內涵,分門別類,每一門類請人撰寫簡易的入門書,應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民國二、三十年間,王雲五、傅緯平主編的《中國文化史叢書》四十餘冊,則具備了這一構想的雛形,也發揮了傅播中華文化的作用。
          但這套書的內容稍嫌深奧,且有不少書已嫌過時。為了讓全世界想瞭解中華文化內涵的讀者,有更簡易、更全面性的入門書,我邀請了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的劉如仲、李澤奉先生主編一套兩百冊的《中華文化寶庫》。
         這套書完成後,臺灣雖有出版社出版任繼愈主編的《中華文化史知識叢書》九十冊;劉如仲、李澤奉主編的《中國文化史叢書》六十六冊,但涵蓋面都不及這套《中華文化寶庫》。這套書即將陸續出版,是想全面瞭解中華文化最簡易的入門書,值得向讀者推介。
                                               西元一九九九年八月序於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總序(二)
             應臺灣萬卷樓出版公司之邀,我們主編了這套《中華文化寶庫》。其以數千年來中國歷史、文化的內涵為主體,分類編選,圖文並茂,文字力求實而不華,簡明易懂。本套書大類為人物、思想、經濟、科學、宗教、文化、文學藝術以及社會風俗等方面。時間從遠古到清末。
       任何一個國家,都有其歷史發展的過程,不論它的時間有多長,年代有多久,各國的先民都在歷史的進程中不斷創造自己的歷史和文化。任何國家的人民都很尊重本國的歷史和文化。尊重本國的歷史文化,也是愛國的一種表現。既要尊重它,就要瞭解和學習它。
       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包括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所有成員的優秀歷史和文化,而不是指單一的漢族歷史文化,它的形成輿發展,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也是一軸綿延不斷的中國歷史書卷。中國地廣人多,各地區歷史發展極不平衡,不同地區的歷史文化相差甚遠,又不輿歷史的總體進程同步,因此,我們在編選和撰稿時,必須以其主體而言並兼顧各面。
       中國的歷史發展過程比較清楚,每一個朝代差不多都有興衰更替之跡,其歷史文化又有其形成、發展、衰落的規律,但又呈現起伏交錯狀態。對各個方面,本套叢書力求全面、系統,但又實難做到,各書內容又多有交叉輿互見,這可以多層次或多角度地進行描述,從不同方面或不同角度剖析同一歷史事件或文化,以增強其接觸歷史人物和歷史文化的機會,有助於加深對中國歷史文化的理解。
      本套叢書從選題到確定體例,始終得到林慶彰先生和許錟輝先生、中國歷史博物館的部份先生們的幫助,均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謝。
      本套叢書內容廣泛,編審時間短促,疏漏錯誤之處,尚望各界學者同仁及各位讀者不吝賜教,俾能遵循改進。謝謝!
                                                                            劉如仲        李澤秦


自序
         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大多數人對於道教的印象是很模糊的了。人們要是不參觀歷史博物館,不遊覽名聲古跡,恐怕永遠也想不起道教是怎麼回事。  
然而,當你面對波瀾壯闊的大海,升騰起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蕩漾出超邁、高遠、無極的多種情感時;當你置身於名山大川,體會到空靈、沖淡、自然、清奇、秀美、壯觀的意蘊時;當你欣賞音樂、文學等藝術作品,感受到忘我、共鳴、物我合一、內外合一的境界時;當你確定人生目標,希望達到幸福、高超、完美時;當你從事科學研究,領略到直覺思維、整體性思維的無窮奧妙時……..我們就可以說,你十分熟悉道教。因為中華民族在審美觀念、價值取向、心理素質、思維方式等方面,無不受到道教文化的薰染和影響。作為宗教,道教已徹底地走向衰落,沒有必要再去盲目復興、狂熱崇拜。作為文化,道教卻又有無限的發展前途,其中的精華必須得到應有的繼承,以振興我們的民族。
          道教中蘊含著豐富的東方型哲理和智慧,誰想要全面掌握這種智慧,確切瞭解中國的傳統文化,真正體驗人生的最高境界,誰就必須深入到道教文化的天地中去遨遊、去體味。
          這本小冊子,就是為使人們能夠瞭解道教和道教文化而作。

如果您對本書籍有什麼問題或經驗,請在此撰寫您的意見咨詢!
您的姓名:


您的評論: 注意: 評論內容不支持HTML代碼!

顧客評分: 差評            好評

請在下框輸入驗證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