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HTTP_ACCEPT_LANGUAGE in /home/hk2/public_html/catalog/controller/common/header.php on line 6 中華養生學

出版社

 

中華養生學

中華養生學
書名: 中華養生學
作者 楊玉輝
語言 简体中文
國際書號: 9787229037826
地區 重慶
年份
出版社: 重慶出版社
平均評分: 暫沒評分

                                                  —胡孚琛序—
    中華民族的養生之學, 可謂源遠流長,近世以來,漸漸為西方民族的養生愛好者接受,匯成一股世界潮流。養生的話題,在21世紀全球一體化的時代,逐漸成為全人類的健康訴求,是人類追求自身幸福的正當權利。一個人人珍惜生命,人人愛好養生,人人探索自身人體和心靈修煉的奧秘,人人關心生命幸福時代將會到來。
    在地球上最寶貴的東西就是生命,特別是人的生命。然而對人類來說,還存在比生命更珍貴的東西,那就是人生的信念。 儒學教人“捨生取義”,顯然把道義當作高出個人生命的信念,故慷慨赴義死不旋踵。辛亥革命以來,一批革命志士高唱“團結就是力量”,“要讓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 ;“生命誠司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不自由、毋寧死!”這就是說,革命志士把“民主、自由”當成高於生命的信念,不肯在沒有自由和民主的制度下苟且偷生。在那些人民為了信念高哥猛進的年代,社會並不會興起養生的熱潮。由此看來,民眾的養生熱情和當時的社會政治思潮有極大的相關性,社會學的歷史不難證明這一點。當人們在社會上感到的景迷茫的時候,就會莫名其妙地感覺到死神臨近了,並真切地受到死亡的威脅,也會情不自禁地珍惜生命。因此,每當社會歷史的轉折關頭,在一片“未世光景”的氣氛渲染下社會上總要湧現出大大小小的以養生、治病為名號的社會團體,人們會不由自主地尋找其中頗有神異色彩的“大賢良師“去寄託心靈的歸宿,這也是一些野心家乘機作亂的淵藪。這種社會現象有也是真正政通人和的清平盛世所沒有的,可以看到中國數千年儒學禮教思想統治下形成的一種歷史規律。實際上,許多社會現象也沒必要以歷史學家的視角去說破,因為人們在社會上大多是憑自己的感覺行事的,這也是社會心理學研究的課題。在中華文明中,儒學看重的是人生的社會責任、功名、事業等價值體系,道學則把這些社會價值體系統統看破,反而把生命本身作為人生的最高價值。《莊子•讓王》雲:“道之真以治身,其緒餘以為國家,其士苴以治天下。由是觀之,帝王之功,聖人之餘事也。”治身自然離不開養生,同時還包括對人體生命和精神的修煉。
    楊玉輝先生之治學以道學文化為主,旁及多種學科,近些年不斷有新著出版,是一位多產的學者。他曾寫過《人體科學研究》、《揭開大腦和意識的奧秘——腦的工作原理與意識的腦機制》、《現代自然辯證法原理》等著作,後采出版《道教入學研究》、《道教養生學》,我都給他寫過序言。當時他想再寫一本《道教內丹學》作為其研究道教的學術三部曲,我甚為讚賞。我當時告訴他,內丹學的研究涉及人體和心靈的核心奧秘,我已為此傾注了二十餘年心血,勸他等待我的《丹道法訣十二講》正式出版後再動筆,可以提供他學術作參考。最近楊玉輝先生又寄來他的新著《道家人格研究》,《現代科學技術哲學》和一本尚待出版的書稿《中華養生學》,請我再為《中華養生學》寫一序言。看到楊玉輝先生的兩本新著,方知他近年仍在書田辛勤耕耘。而透過《中華養生學》的書稿,亦可聞其在學林伐木之叮叮也。
    提到養生學,人們所沒有認真思考的問題是,養生實際上是建立在人類死亡基礎上的學問。因為如果人類永遠不會死亡,沒有老病死的過程,也就不需要養生,更無所謂養生學。也就是說,只有社會的人被死亡所威脅的時候,養生對人們才有必要和可能。道教的根本信仰是對道的信仰,而人們通道、修道,悟道的結果是以身合道,從而達到長生不死的永恆境界,因之道教養生學又和世俗的養生學不同。其中的根本區別,還是在於對死亡的態度或者說對長生成仙的信念。世俗上人們相信人生毫無例外是必死的,任何人的生命都是終結的一天,因此所謂養生就是儘量延長自己的壽命,多活一天算一天。如此每個人早死晚死都是死,多活幾年的生命價值倒不如建功立業活得轟轟烈烈價值大。這樣儒學便可以“捨生取義”,西方人為自由、民主、上帝甚至金錢享受可以捨生忘死,這是儒學和西方基督教倫理的養生觀。道教的養生觀與之不同,他們堅信長生不死的神仙是存在的,人們的死亡是沒有修道成仙的結果,只要人們肯通道、修道、悟道、行道,總會達到神仙的永恆境界。顯然,這種修道治身的生命價值遠遠高於世俗社會謀取功利的價值,因此道教中養生就是修道,而修道的價值是高於一切的。晉代葛洪的《抱樸子內籍》就是一本專門論證神仙實有、仙人可學、長生能致、方術有效的道教養生著作。六朝時陶弘景編輯的《真誥》更是一本神仙真接降受的天書。《真誥•翼真檢》雲:“《真誥》者,真人口授之誥也,猶如佛經皆言佛說。” 《真誥•運題象》有真仙紫微夫人降詩去:“超舉步降霄,飛飆北壟庭。神華映仙台,圓曜隨風傾。啟暉挹丹元,扉景飡月精。交袂雲林宇,皓鬢還童嬰。蕭蕭寄無宅,是非豈能營!陳上自擾兢,安可語養生?” 此言仙家養生之術要心安虛無,不受紛擾,擯棄是非,餐食日精月華,方能白髮返黑,還童真之體,飛騰超舉。更有九華真妃降書于楊義,其詞去:“日者霞之實,霞者日之精。君唯聞服日實之法,未見知餐霞之精也。餐霞之經甚秘,致霞之道甚易,此謂體生玉光、霞映上清之法也。眼者身之鏡,耳者體之牖。視多則鏡昏,聽眾則牖閉。妾有磨鏡之石,決牖之術,即能徹洞萬靈,眇察絕響,可乎?面者神之庭,發者腦之華。心悲則面焦,腦減則發素。所以精元內喪,丹津損竭也。妾有童面之經,還白之法,可乎?精者體之神,圍者身之寶。勞多則精散,營竟則明消。所以老隨氣落,耄已及之。妾有益精之道,延明之經,可乎?此四道乃士清內書立驗之真章也,方欲獻示以補助君之明照耳。” 仙家以還年之道聰耳明目、黑髮嫩膚、益精明神、服日餐霞,如此寶精則神明,神明則長生,可以體生玉光,返還童真,進入仙人的永恆境界。
    楊玉輝先生的《中華養生學》是一本全面、系統的養生學教科書,由此可以打開中華養生學的寶庫之門,攀登道教內丹學的階梯。讀者能在這個學術領域狠力摸索。自求多福,則是善讀書者矣。
                           胡孚琛
                           識於中國社會科學院
                           2010年10月26日
胡孚琛:著名道學家,丹道養生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老子道學文化研究會會長。
 

                                       ——李壽昆序——
    在大自然中最為寶貴的是生命,生命中最寶貴的是人類的生命,而人類作為地球萬物之靈,就自然成為地球生命的核心和精華。人類從形成發展到今天,一直都對生命充滿無比的珍視和熱愛,尤其是對生命的起源和終極保持著紹終不斷的追求和探索。神奇的生命不僅僅是宗教,也是科學追錄的目的,也是文化藝術所表現的目標。生命就其整體而言,包含了大自然、人及萬物,是生生不息的。然而,就個體而言,人和其他物種一樣總是有始有終、有生有滅的。由於個體的人和人類不能獲得永恆的生命,所以每個人都十分珍視這有限的生命。珍視生命、保護生命、鞠養生命從而促進人的健康長壽,始終都被人類作為生存延續、發展的道要問題來對待。正因為如此,所以養生就成為人類文明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養生也伴隨著人類文化一起發展到今天。世界如此,中國更是如此。中華民族的養生歷史和文化,因其特殊的文化物質,它不僅是特殊的,而且是不可代替的,其優秀的品質決定了它對中國和全人類的養生文化和生命科學有著特殊的意義和作用。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的高度發展大大促進了生產力的提高,自然財富和社會物質財富的增長給人類社會生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質生活享受,對生命的珍愛和人對健康長壽的願望和要求就更加強烈。高速的經濟發展,日新月異的科技變化強烈地影響著人類的社會生活,使人們顧應無暇。隨之而誕生的生命科學和養生學在這一時機下,正趨向發展和成熟。可是,令人十分遺憾的是,由於人類在自身發展中產生的私欲和某些盲止的缺陷,在當今功利主義的驅使下,廣泛濫用科學技術的成果,作為在醫療、養生、保健等方面的牟利手段,給人們的社會生活帶來許多負面影響,有的甚至危及人的生命。人們對各種各樣的養生理論和方法彷徨不知所依。因此,古代優秀的養生文化在今天的重新闡揚,再加以科學的論證,使之有益於現代的人類健康生活,更有其特別重要的意義。
    中華古代的養生文化是各個歷史時期中國人文明生活的實踐總結。從道、儒、釋三教。醫學、武術、文化藝術各方面的歷史人物代表著作的各種觀點,各種流派中,我們可以看到,先賢們留下了豐富繁雜的養生學文化。卻又因為一些落後陳舊的因素和歷史的局限,沒有使這些養生思想文化財富得到完整的清理和總結,使之系統化、邏輯化、規範化和現代化。只有當歷史走進今天這個科學的時代,才能建立完整的、真正科學意義上的養生學。很顯然,全面地清理古代的養生思想文化,正本清源,撥亂反正,用今天的科學理論和方法加以闡釋和論證,建立科學的養生學既是當今社會的迫切要求,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理論工作。
    縱觀中國歷史的發展,每當社會處在重大變革的時期,人們的思想都會將傳統再次啟動,使人們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審視傳統,修正傳統,以適應新的社會發展,尋求新的發展道路。
    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經濟得到空前的發展,物質財富極大豐富,國力日趨強大,人民生活逐步提高,思想領域也相對較前更為開放,對中國傳統的繼承和發展之路又一次擺在當前人們的社會生活之中。尤其是傳統的養生文化,更是受到社會大眾的青睞。一時間,關於氣功、中醫保健、藥療、食療、導引術等五花八門的養生理論和方法以在社會上悄然興起,真個是你方唱罷我登聲,使人眼花繚亂,不知所從、不知所依。人們正當、美好的對健康和需求演變成巨大的社會經濟利益,驅使一些別有用心之人打著道家養生的招牌,披著中醫學家的外衣,舉著弘揚中華傳統養生文化的旗號,矇騙大眾,沽名釣譽,斂取錢財,導致養生領域的魚龍混雜。顯然,要改變當前養生領域的這種混亂局面,就必須確立真正科學的養生學。因此,建立客觀真實地闡明養生的作用和機理的科學養生學,尤其是對養生思想和方法的科學闡明已經成為當前擺在人們面前的一項極為重要的任務。
    養生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傳統文化根源於道,只要把“道”這棵中國傳統文化大樹的根、幹、枝、葉梳理清楚,中華文化的源頭和發展的脈絡就會清晰起來。養生文化也是如此,只要將養生之道闡述清楚了,對於什麼是養生,如何養生的問題也就可以有一個完整的認識和把握。道家認為,道生一,生二,生三,生天地人和萬物,人法地、法地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是道的別體,人是大自然的產物。從社會學講,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生命就是人和道的統一整體,道和人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個體的人是由千千萬萬個既相同又不同的由形氣神所組成的生命體所表現的。道都存在於其中,與之不可分割,每個個體的生命又承載著“道”這個整體的生命,又依附在大自然裏。此兩者是統一又不同表現的生命體。大自然的生命體是通過它的運動勇奪 量“炁”來養育整個生命,這個生命是生生不息的。個體的生命是由身體內運行的“氣”作為能量來養育的。這個微觀的個體生命因為形體中器官的生長和衰亡過程使得氣這種能量逐漸枯竭直至停上上,而又無法與宏觀的大生命的“炁”交融結合,從其中獲得能量,“炁”與“氣”斷, 此即通常意義上的個體生命(人)的死亡。所以修道的人名為道人,即通向道的人,人的行為是否符合大自然的客觀規律即為是否符合人道。因此,人道這個名詞也成為人的實踐活動的準則。中華文化的養生概念就是養這個整體的生命,通過這個道和方法,來促進人的個體身體健康和長壽。長壽並非不死亡,只是減緩身體衰老直至終結)即死亡)的過程。可見,養生就是在整個生命的承載過程中對身體的滋養。在中國古代的養生學中,道教的理論最全面、最深入,其方法也最為系統,是中國古代養生文化的核心和主流。今天看來也最符合今日之科學。只要把生命之道弄清楚了,對養生促進身體的健康長壽就會有正確的認識與把握。
    道教重視今生成就,尊崇生命,重視修道養生。道教的導引術、形神秘兼備的性命雙修、內丹煉養,房中術等養生理論和方法經過數千年的積累流傳至今,實在是博大而繁雜,精華與糟粕共存,這就使得我們必須用清醒的現代科學方法去認識、分辨,用人類歷史生活的經驗去鑒別其真偽,才能夠吸收有益的營養為今天的科學養生學所用而有益於當代。
    中國古代的養生文化主流是好的,但少數的糟粕也不能忽略。因為往往都是這些不正確的東西因其神秘而引起的無知和好奇成為“忽悠”大眾的所謂養生秘法,對這種東西我們一定要認真揭露、予以批判。
    在中國,從黃帝起至堯、舜為代表的先民們對天、地、人這個大自然的一統現象就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提介天人合一的思想,明白失是大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後來的道教更是提出“人在天地間,人人得一生,不能重生”,告訴我們生命整體中的任何個體生命都有一個生命過程,整體生命是生生不息的,個體生命卻是有生有滅的。善待這個個體的生命就必須養護它。真正意義上的養生概念是先秦的莊子較為明確地提出來的。莊子雜篇《讓王》中多資和養生一同:“道之真以治身,其緒餘以為國家,其上苴以治天下。由此觀之,帝王之功。聖人之餘事也,非所以完身養生也。”這裏莊子明確提出生命為核心的人本主義思想,指出生命,人是高於一切的,身從道來;有了生命、人,然後才有國家、天下。帝王之功是聖人之餘事,也說明了完身到養生這一思想,只有養生才能促進笛體的健康長壽。
    中醫源于道。大自然中的一切均是相依相存,也是相生相剋的。在中醫不宮,人體的五臟六腑、經絡、血脈是相互依存的一個整體。天地四時是否和諧順暢取決於由自然界的各種事物形成的不滅運動是否和諧自然。那麼人的健康也如此。人的身體即形,通過氣(即一切通過運動所產生的能量)的運行達到和諧、自然的狀態,人就正常、健康、愉悅;反之就不正常、病狀、痛苦。這一切合乎自然規律就健康,就利於身體的正常活動,就能使身體處於和諧狀態。就生活中最重要的飲食來說,一樣需要與自然相適應,偏食、暴食、亂食,皆不利於身健康。那種人為的補品、營養品的使用,不僅對人無益反而有害。俗話說:可以亂說,但不能亂吃,吃得勻淨即最好。勻者合理,淨者衛生,合理衛生的食品也必然是自然的、綠色的最佳食品。
    中國的中醫、中藥、食品營養保健學等都是傳統的優秀遺產,對中華民族的繁衍,健康生長和發展起不定期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天有一些人認為中醫不好、不科學,西醫好,科學,這是皮相之見,也是人俗人之見。中醫,西醫都是道生的,中西醫都是人類共同創造的財富。只是不同的民族文化經過歷史的經驗所使用的不同醫療方法而已。人有病須醫治,使用各種方法使身體處於最良好之和諧狀態是醫學的根本,人的身體出現問題該用何種方法醫治就用何種方法醫治,無論中西醫,只要能治好病就行。硬要區別中西醫之高下確是莫名其妙。如果中醫,中藥不好,試問一下,中國自在世界上立國以來,一直是人口最多的國家、生命力最強大的國家。如果中醫學落後,千百年來人的體質,基因皆落後退化,中華民族是不可能繁衍昌盛的。現在說中醫不好,我以為是中醫師合格的不多,尤其是用西醫的形式去實施中醫治療,那就肯定兩不像而不好。中醫學源於道學,中藥的養、保功能經過數千年的實踐,對促進人的身體健康的作用是不可否定的。
    從中醫的角度講,養補之說是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心補。這是醫道同源的養生方法。
    佛教作為印度傳入中國的宗教,是法的東渡。它與本土的道教和儒家融合為一體,成為中國本土的佛教,迄今為止都對中國的歷史文化、人民的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也對全世界產生巨大的影響。它通過自身的宗教特色,對生命的特有認識,將人看作是五蘊和合體,是在六道中輪回流轉的生命體,它追求的是通過修佛達到對生命本質的認識。供養生命,脫離生命輪回流轉的重複過程,使生命獲得覺悟而歸向極樂世界而達到永生。
    佛教與道教不同的是:道教看到人只有一次生命,故追尋、實踐今生成就;佛教則認為人的生命是五蘊合體的流轉,從而追求來世。因此佛教在現實生活中有消極的傾向,但對生命仍是重視的,故有“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之說。修建一座七層的寶塔供奉佛是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方能完成的。救人一拿功德超過七級浮屠,這樣的比喻同樣表現了佛教對生命的無比珍視。其實釋迦牟尼四十九年間所說的佛法就是對生命及大自然的本質覺悟,所以佛教的養生概念是修佛須遵守佛教的戒律來完成對生命的認識,使生命終結流轉時不致迷失方向,而把握住獲取永生之路。
    儒家奉孔孟為本宗,至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懦術以來,儒家的思想理論逐步成為中國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構架,同時也是人民生活倫理道德的標準。
    孔子“不語怪力亂神”,視生死為“天命”所賜予人類的自然現象,故孔子言“不知生,焉知死”。提倡社會生活中的人“盡人事,重天命”,行為的準則應“發乎情,行乎仁,歸乎禮”,以天人合一,社會和諧作為社會美好的標準追求。儒家提倡“大學之道在明明德”,這個明德裨上還對生命的整體覺悟。可以看出,道家著重在人與自然的關係,注重身體的修煉;儒家則重視人與社會的關係,注重人格的培養,所以儒家注意人的精神意志的調養和修為,中國的儒道兩家對生命和養生的認識相互依存、相互補充的。在中國古代,儒家在培養人的人格道德和氣質上進行了有價值的理論和實踐。誠如孟子所說:“吾善養吾浩然之氣”。這個“浩然之氣”就是個人的人格道德力量與社會及自然的和諧力量的高度統一,它一直是儒家的追求目標。由於古代儒家的學說在涉及自然、生命、社會、國家等方面的巨大影響力,從而對中國傳統養生學也作出了特殊的貢獻。
    以上所述之中國道、釋、儒傳統中華養生文化的一些觀念是筆者多年來研習中國傳統文化的一些心得,也是筆者多年來研習傳統養生文化的基本認識。我與本書的作者楊玉輝博士相識近十年,成為志道相投的好朋友。這些年中與他在重慶、北京、武漢各一有過無數次深入的探討、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哲學、宗教的聚會。有時是我們兩人,有時則是學界朋友數人,這種討論常常是延續數小時而意猶未盡。大多年的交往過程中,以上的觀念都是我們經常反復討論的題目。我和朋友皆感覺到玉輝兄是一個認真致力於研究中國傳統文化,而且頑功夫扎實、學力深厚的學者。這在當今浮誇的學術界中是極為難得的。用古人的話講他是位讀書種子。這些年來他出版了多部科學、哲學、道學等方
面的著作,都引起學界普遍的關注,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這與他縝密的治學態度是分不開的。他本科學中醫,後來研究自然辯證法,博士研究道教,博士後攻讀心理學,受到良好系統的學術訓練,長期在大學裏從事教學,成為一位訓練有素的專家和學者。玉輝兄的長處是能夠將中國傳統文化,無論是道學、醫學、儒學、哲學等學科都用當代科學的方法進行認真的清理、研究,並得出自己的結念經。特別是他能以個人的獨特觀點和思路闡述在這些領域的研究成果,這就尤為難得,尤為可貴了。
    中華養生學在今天走進了一個科學高度發展的、全人類社會空前一體的時候,它對當今人類生活的意義就更加積極和廣泛。用現代科學的方法和手段檢視傳統的養生文化,必須寫可以將養生學推向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現在養生學將宣告:在繼承傳統養生學的基礎上,現在科學養生學逐步形成,它必然是將人類生活中一切有益於身體、精神、心理、行為的活動,比如醫學、宗教、科學、文化、藝術、體育、娛樂等各種內容全部納入其中,使養生學真正成為一門全面系統的提升人的健康水準的學科。當然,在這方面,無論是研究養生的專家學者,還是社會大眾,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而本書無疑是當代科學養生學的開創之作,必將大大地推動科學養生學的建立和發展。
    玉輝兄讓我為此書作個序,實在是不敢當,這裏寫出的文字只能算是一個小小的引言。它的真正意義和價值在本書裏,相信讀者可從其中獲得莫大的收穫和喜悅。
    又及:七年來本人三次罹患嚴重疾病,第一次是結腸癌,第二次是DIC血液病,2010年三月則是心臟病,搭了四個橋,歷時半年多,現已痊癒,完全康復,而且精力較以往更加充沛,已全面恢復工作。所以如此,無他法,人生心態是第一,適當治療是第二,積極調養是第三。事實上,只要對生命的真諦有了本質的認識,再注重生活的調養,就不害怕疾病,也不恐懼死亡,這是我和玉輝兄常常討論的話題。總之,保持超脫、自然的心態,積級生活,熱愛每一天,熱愛生命,這是最重要的。養生的核心就是養心。這就是我養生的心得。
庚寅立冬日李壽昆謹識于華中師範大學桂子山西之雲英閣
李壽昆:著名陶瓷藝術家、書法家、畫家、文化學者,華中師範大學兼職教授。
——鄭慶雲序——
    楊玉輝教授是我的學長,近年把心血都放在養生學的研究,本書已經是他近年在這領域研究的第二本專著,他結科研的執著、細緻與嚴謹的治學態度,教我輩也汗顏,更是值得新一代年青學者學習。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篇》雲:“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兵,不亦晚乎?”有關未病,在《內經》還有兩個地方提及 。“治未病”是養生學的基本目標,所以這些記載應算是最早有關養生的文獻記錄。《內經》的成書年代雖仍有爭議,但最遲也不會晚於西元前一世紀,這說明了國人對醫療技術的研究,至今至少有二千年的經驗。
    用現代社會的運用要求來理解,最好的醫療技術,必須符合兩大原則:一、成本原則;二、對人們(病患者)的照顧最恰當和帶來的苦痛最少。現代社會一切均以經濟價值來衡量其效益,於是在一些取捨上,往往以成本原則為第一考慮。這使得人們在很多時候無可避免地要遭受一些“不必要”之苦痛,以換取更多的資源為其他人服務。事實上,這已經和醫道北道而馳了,我們是否要在這裏作出反思?
    要使人們不雜病,現代社會主要以使用疫苗為第一手段,疫苗只能讓人們產生對某種疾病群合適的抗體,而對於其他疾病群,人們還必須忍受在不同時間注射不同疫苗所帶來的副作用。除此以外,到目前為止,現代醫療技術還沒有整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統方法,讓人們能獨立培養出一種自然的抗病能力。而目前大多數的健康教育,只能概略地指出適量而又適當的運動可以增強人們的抗病機能。從這一點上看,現代的醫療技術比我國先賢所構想的在效益上更為遜色。
    養生一詞,早見於《莊子•內篇》。由是可見,我國在醫療技術方面實際上已經有二千餘年的研究和實踐經驗。雖然到現代還沒有確切的記錄,證明養生學所提倡的每一種方法和技巧,均有效益。但歷代都有一些零散記錄(如蘇軾的《問養生》和《上張安道養生訣論》等等),說明了如果能持之有恆且正確地按照某些養生學所建議的方法來鍛煉,還是頗有效益的。

    養生一學所涵蓋的方法,主要有兩方面:身體的鍛煉與食材療養等。這兩方面的具體內容,楊教授在本書已有詳細論述,我也無湎於此野人獻曝,下面且略為表述我對養生學發展方向的一點管見。
    聯合國在1990年提出了每一個現代社會在發展過程中應關注的三個議題:一、(讓國民擁有)長壽麵健康的生命;二、(向國民傳播)知識;三、(讓國民維持)有尊嚴的生活水準 。其中第一點與醫療技術有著直接的關係,亦即和本書所探討的養生學直接關聯。其餘兩項與養生學的關係並不明顯,所以不會於此討論。
    讓每個國民擁有“長壽而健康的生命”,屬於每個社會的衛生部門的發展策略與職能。以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府屬下的食物及衛生局為例,按它自己表述,它的職能為:“致力制定相關政策,為香港建設一個健康的社群。我們會繼續與各服務提供者緊密合作。為本港市民提供優質的衛生、食物及環境衛生服務。我們已展開醫護制度改革,致力保障及促進公眾健康,讓所有市民都可終身享有他們負擔得來的全面醫護服務。此外,我們定會繼續致力改善本港的環境衛生和確保食物安全。”
    很明顯,從香港的食物衛生局的宣言來推論,各地政府的衛生政策不處乎:一、醫護制度的建立;二、衛生環境的維護;三、推廣健康教育第三大範疇。而上述三方面其實主要是從獨立於人們的外在環境來出發,找出維護國民健康之道。這種自外而內的思考,明顯地忽略了人們自我生命主宰能力的培養 。
    這現象不難解釋,在現代世俗化的社會(secularized society),人們關心的都是外部的議題:從科學技術到經濟,生命教育往往被視為無關于人們現實生活的宏旨而遭忽略。當人們沒有拉受足夠的生命教育,他們自然不會明白人自身已經擁有一定的抗病能力,而這種能力在後天的培養下,更會增強。(這裏有一點我不得不說明一下,人們有抗病能力不代表他們不會染病。養生學能治的是“未病”,所以當病發後必須要延醫診治,在這個世界上並沒有勿藥而愈的方法,有的只是騙徒們賴以為生的堂皇藉口。明乎此,則養生學便有機會正規且理性地發展。)由於對自我抗病能力沒有正確的認識,人們大多會置之不理。因此大多數人只會倚賴現行的醫療制度,積極一點的人會找一些基礎的方式如參加體育運動等來鍛煉體魄,以減低染病的風險。事實表明,醫療制度與一般性的運動並非長壽與健康的充分條件,而且一個龐雜的醫療制度最後會演變成社會的沉重負擔,當代不少先進國家面對這一課題也往往變得被動和一籌莫展。很多時候,走到生命盡頭的人的壽命只是被動且機械化地由機器和藥物來延續。他們的生理與心理兩者一點也不健康,聯合國所訂立的“長壽而健康的生命”目標,無從實現,而事實上他們人生最後的旅程走得一點也不尊嚴。
    如果從古到今的養生學先賢與學者所提倡的種種鍛煉方法真的有效,則學生學對實現“長壽而健康的生命”的目標將會有莫大的貢獻。現實一點來說,養生學的鍛煉由個體出發,止於個體,不涉及其他人物,如果不涉及食材的話,更可以不費分毫。所以養生學的推廣將大大減輕日益沉重的醫療負擔。如此一來,社會有限的資源將可以更有效地分配,從而為國民創造一個更美好的生活環境。
    記得蘇軾曾舉一法,教人依之實踐,則可以卻病,“則有一法,其名曰隨,與息俱出,複與俱入;或覺此息,從毛竅中,八萬四千,雲蒸霧散。無始以來,諸病自除,諸障漸滅,自然明悟:民譬如肓人,忽然有眼,此時何用求人指路,是故老人言盡于此。” 蘇軾在這裏明明白白地說,鍛煉的過程中,不用求人指路,因為這等事兒,不需要旁人指指點點,所以修習者所費者無非是時間與耐性而已。從這角度來審視,養生學很顯顯符合了現代醫療技術的兩大原則了。
    前面概述了養生學的時代性,下面再來談一談如何在現有的科學框架來把我們這份千年遺產加以系統化,移除它的神秘面紗,讓人人可學,毋用讓一些別有用心者有機可乘,而使這份遺產再度淹沒于這個人為的黑水之潭。
    養生學的身體鍛煉,有靜功和動功兩方面。動功方面,包括我們慣常說的“內家拳術”,而太極拳就是其中廣為流傳的一種動功 。太極拳的歷史,據考證,始於明末,但一直只流傳于習武者之間,一直沒有普及。及至民國末及共和國建國之初,才真正地普及起來。當時並沒有科學證據證明練習太極拳者的體魄會優於其他人,反正在那個時修,人們就是“盲目”地相信它有效而已。這情況一直維持至20世紀末葉才得以扭轉,而這種改變也許會為我們如何正確弘揚養生學事業來啟示。
    太極拳的普及,使修習太極拳運動的人數以萬計增長,讓現代醫學研究者可以從容地從修習者採集足夠的科學資料,借此研究太極拳運動的有效性,這是對有志從事養生學研究者的又一個重要啟示。研究顯示,太極卷的修習的確可以改善人體機能。香港大學的學者Linda Y.K.Lee等的論文就有這樣的結論:“在實驗物件和比照物件中,兩者的HRQOL(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與健康有關的生命品質)中生理與心理部分,太極拳修習者明顯高於比照物件。” 而在西方世界,H.Blake等的研究也發現:“簡單的太極氣功可以改善腦部創傷病人的情緒與自尊。” 除此之外,在過去二十年間,還有不少學術報告是圍繞太極拳對失眠、血壓、心理壓力、身體平衡、觸覺等方面的研究,它們的結論都肯定太極拳對人們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有著相當重要的正面影響。
    既然已廣為流傳且相對簡單的太極拳也有如此功效,那麼我們自然可以理性地預期養生學所流傳下來的其他應用。也能造福社會,從形而下的方面改善人們的整體體魄。
    於此,我們可以簡要地歸納出養生學的現代社會意義之所以:一、改善身體生命的機能;二、減低社會整體醫療負擔,讓地球的有限的資源可以更好地分配。而由上面的兩點啟示,我們也可得出要使養生學能科學地發展,其關鍵在人:人的素質和數量。
    目前我國在古代科學的研究中所面對的發展瓶頸,在於人才的匱乏。這裏的人才有兩類:一、明白養生學生的原理並對養生學相當經驗者;二、對現代科學有著深刻認識的科研人員。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國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嬉皮氏運動(Hippies movement)開始,對形面上精神世界產生濃厚興趣,並從多方面運用他們已知的科學技術,來給這些未知的精神世界理解,——作來科學的研討。經過長達四十年的研究,他們已經為這方面的研究,找出不少方案來進行實驗與驗證,並把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成論文供各方參考和歸納。在一類實驗中,他們還成功地得出人們可透過改變自身的精神狀態來改變自身內在的化學成分(指內分泌和體內種種生理上所需的蛋白質與激素等)。而良性的精神改變造成的化學變化結果會改變人們自身的體魄,亦即會增加他們的抗病能力。這一關鍵的發現,事實上似乎已經從科學上肯定了養生學在體魄培養上的貢獻。
    如果在養生學的發展中,能結合這兩方面的人才;通曉養生學學理和現代生物工程科不賓人,又或者從基礎出發來培養橫跨這兩個領域的人才,則他們可以成為養生學的主骨幹,為它建立一個科學基礎和摸索出一個合適的科研發展方向,這便宜是我認為養生學要走向科學的必由之路。
    洋洋灑灑地寫了數千言,一則以之自勉,一則以之為楊教授的新作補充一點現代養生學發展的概況。是為序。
鄭慶雲
2010年11月25日于澳門大學
    鄭慶雲:早年畢業于香港大學,主修物理數學;後負笈英國Warwick Universiev修習資訊科技碩士,其後因對傳統文化產生極大興趣,回流四川大學修讀宗教學(道教與佛教專業)。大學畢業後曾投身香港工業界,先後出任跨國上市企業高層管理人。後來由於專業舉的轉變,決定棄商從文,轉投教育界,並以教育為其終生事業和理想的方向。鄭博士亦為太極拳與內丹修習者,有二十餘年經驗,對個中所謂奧秘,深有體會,亦願意為破除坊間對內丹學和養生學的迷思作出貢獻。
——張學棟序——
    登高極目,觀往知來,
    興欣舞起,喜悅歡歌。
玉真子辟理於寰,挽真於舊,
    搜古今修身之妙論,
    碣上下養心之是晷。
    成宏論而不揚,
    功大道而不張,
餘觀之甚喜,贊之。
    勢昆侖之偉軀兮涵萬水,
    隨日月之光華兮蘊千脈;
    鼓精氣之流注兮貫百會,
    納陰陽之奇門兮歸湧泉。
故曰:貴生者養之,善養者長之,
    長者壽之,善養者長之,
    不息生生。
    是為序。
晉人易罡(張學棟)撰於京城聚勢齋(2010)庚寅冬
    張學棟: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副秘書長,九三學社中央委員。
——自序——
    對今天的人們來說,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人們不再為溫飽擔憂,所以如何過得健康、過得快樂、過得幸福就成為一個最為重要的問題,而要做到這一點,必然就離不開養生。事實上,養生不僅具有一般的衛生保健意義,同時它也是提升人的生活品質,使人生活得快樂幸福的途徑和方法。養生的這種特性也就決定了它成為當今人們生活的一個基本需要的必然性。不過在今天,需要養生恐怕並不是一個問題,如何養生才是一個問題。面對市面上五花八門的養生理論和養生方法,一般人可能更多的是無所適從,不知從何養起,不知該怎麼養,不知該用什麼方法養。事實上,近年來隨著養生熱的不斷升溫,隨之而來的則是養生領域的畸形繁榮,各種各樣的養生書籍大量面世,雖然其中不乏純正、嚴謹、科學的養生精品,但也充斥著大量粗製濫造、隨著杜撰的偽劣之作。這些偽劣之作所宣揚的養生理論都是缺乏真正科學依據和論證經不起嚴格邏輯推敲的似是而非之說;而它們所宣揚的養生方法不少是個人的經驗之談,或未經檢驗的占人之說,還有不少根本就是杜撰之術。近年來,更有形形色色的養生專家、養生大師招搖于市,宣傳鼓吹其所謂的養生秘笈和養生奇術,招致不少人受騙上當。在養生熱背後的諸多亂象,尤其是各種誇大欺騙宣傳和各種假冒偽劣產品的盛行,已經讓許多人對養生產生了種種的懷疑,甚至否定和批判。
    其實,站在今天的角度來看,真正科學的養生應該滿足以下三個條件:第一,在指導思想上,應具有完整系統的科學理論,而不是僅僅依賴零碎個別實例的經驗之談;第二,在技術方法上,應全面多樣,協調不偏,而不是片面單一,失調偏頗;第三,在實際交果上,應是實用、有效、不過、無害,而不是難用、無效、過效(神效)、有害。確實,就市面上魚龍混雜的各種養生產品來看,人們有理由懷疑它。然而,如果我們站在整個歷史和整個世界的養生保健實踐來看,從科學的理論和方法來加以分析,作為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科學技術精華的中華傳統養生,不僅在理論上具有其完整系統的科學合理的思想理論,而且具有豐富完整且適用有效的技術方法,是世界上唯一具有完整理論和方法結構的養生體系。面對今天養生領域的混亂局面,我們要做的不是去懷疑它,否定它,而是撥亂反正、正本清源,客觀地研究和評價傳統養生學的各種內容,將真正具有科學合理性和實用有效性的傳統養生理論和方法挖掘出來,以符合現代科學與現代學術規範的方式將其疏理和闡述,並在此基礎上按照養生的規律和規範加以開發運用,使其真正造福當代社會,為人類的健康事業作來貢獻。
    很顯然,今天要社會大眾做到真正科學的養生,首先需要為社會大眾提供真正符合現代學術標準的養生學,也就是具有完整理論體系結構的養生學,同時將養生真正納入科學的軌道,使人們的養生活動在真正科學的養生理論的指導下進行。可見,提供一種真正符合現代學術標準的具有完整理論體系的養生學,已經是擺在養生學者面前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從某種角度說,本收也是因應當前社會對真正科學的養生學的期待的產物。其實,撰寫一部真正具有現代學術意義的一般養生學著作是我多年來的一個願望,2006年出版《道教養生學》後,本想將這一工作放一下,但近來情勢發展讓大家面前的這本《中華養生學》。之所以要寫這本《中華養生學。,首先是因為傳統養生缺乏系統、邏輯的理論闡釋,一直呈現為一種學理的隱蔽狀態或零散狀態,在應用層面更是一種有術無學的狀態。養生雖然是中國文化的一個悠久傳統,而且我們的祖先對養生進行了長期的探索,並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論和方法,但這些理論和方法並沒有形成現代化能夠從學術上加以展示的養生學,人們更多地是從自己的認識和理解來把握各種養生問題,而在實踐上人們也更多地從術的層面來加以把握和運用,因而也就形成了在養生上長期是有術無學的局面,而這也正是導致今天社會上養生領域顯得龐雜混亂的重要原因。事實上在今天,隨著社會的發展,尤其是衛生保健事業的發展和老齡化的加劇,養生已經成為人們提升生活品質的首要選擇,這自然就需要進一步從理論上更完整地說明養生的原理,並提出符事現代技術標準的各種養生方法,所以建立真正具有現代學術標準的養生學也就成為必然。尤其是當前國內養生界出現的一系列問題,更說明養生急需理論的指導和規範,以防魚龍混雜、泥沙俱下,所以養生學的建立也成為一項緊迫的任務:只有建立起真正科學規範的養生學,也才能改變現在的混亂局面,達到正本水到清源,撥亂反正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如果養生學要真正發揮其在當代社會中的作用,使養生行業成為現代社會的重要門類,就必須按照當代科學和學術的標來闡釋養生的理論和方法,而這也就必然要求有一本符合現代科學和學術標準的養生學著作。本書的寫作正是基於這種現實的南昌要提出來的,也是按照現代學術的思路和標準來進行的。當然,本書是是否達到了或在多大程度上達到了這一要求,就只能讓讀者來評價了。
    本書得以順利完成並出版,是與學界前罪和同仁及社會各界朋友的關心,支持和幫助分不開的,在這裏,我要特別表達對本書寫作及出版過程中提供支持和幫助的人們的感謝。在書稿完成後,包括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胡孚琛教授,著名文化學者李壽昆教授、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張學棟先生、澳門大學鄭慶雲博士、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文化傳播中心毛家陵主任,科技部科學技術資訊研究所張超中博士、英國威爾士三一聖大衛學院道學研究中心趙豔霞博士、中國道家養生協會會長王成亞先生,綿陽市委黨校劉甯博士等都閱讀了書稿,並提出了許多中肯的意見和建議,在此,我要和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尤其是胡孚琛教授、李壽昆教授、鄭慶雲博士、張學棟先生還為本書賜序,推薦本書,更要表達我特別的謝意和敬意!此外,對康樂博士為本書的順利完成做了大量的工作,從前期的大綱擬定,到後來的資料搜集,再到一些章節的初稿寫作,插圖的選定,都離不開他的辛勞,這裏我也要表達對他的感謝!
楊玉輝
2010年11月25日于西南大學
 

如果您對本書籍有什麼問題或經驗,請在此撰寫您的意見咨詢!
您的姓名:


您的評論: 注意: 評論內容不支持HTML代碼!

顧客評分: 差評            好評

請在下框輸入驗證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