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元仙派研究
![]() |
|
自序
一 前言
1.《混元仙派圖》所列高道多不為人知
2.混元仙派以專修內丹為務
3.以混元為名的符篆派
4.從全真教走向民間
5.道無終始,教有先後
二 時代背景
1.宋代崇尚道教
2.亂世中的新道教
3.佛道 教的鬥爭
三 關於南北宗
1.皆主張性命雙修
2.南北宗合流
四 法脈源頭
1.混元教主萬代宗師太上老君
2.西靈金真萬羆祖母元君
3.東華木公上相青童帝君
4.華陽真人王玄甫
五 正陽真人與其弟子
5.天下都散漢鐘離權
(1)鐘離權為晚唐人
(2)師承
(3)著作
5-1 王定國與丹元子王思和
5-2 陳朴
5-3 淮南叟
5-4 成都真人
5-5 王老志
5-6 爾朱洞
5-6-1 胡二郎
5-6-2 三朵花
5-6-3 皇甫真人
5-7 王鼎真人
5-8 金可記
5-9 關於張聖者的傳說
5-10 關於陸凝之的傳說
六 呂洞賓傳說
6.純陽真人
(1)黃粱夢覺
(2) 點石成金
(3)三仙門
(4)仙跡
(5)顯應年代
(6)隱士身份
(7)風度翩翩的形象
6-1 曹國舅
6-2 陳七子
6-3 景知常
6-4 姚道真
6-5 趙仙姑與何仙姑
(1)增城的何仙姑
(2)永州的何仙姑
(3)“謝仙火”的傳說
(4)眾多的何仙姑
(5)曹仙姑與何仙 姑
(6)小結
6-6 麻衣道者
6-7 郭上灶
6-8 何昌
6-8-1 譚峭
6-8-1-1 劉烈
6-9 老木仙翁
6-10 李鐵拐
6-11 施肩吾
6-12 張侍郎
6-13 徐神翁
6-14 劉高尚
6-15 朗然子
6-16 沈東老
6-17 張和尚
6-18 浴室和尚
6-19 玉溪子李簡易
(1)彭元泰
(2)王矽
(3)吳全節
(4)趙淇
6-20 張珍奴
6-21 胡用琮
6-22 張迪功
七 劉海蟾傳說
7.劉海蟾
(1)劉海蟾的著作
(2)劉海蟾的師承
(3)劉海蟾的生卒
7-1藍養 素
7-1-1 陳通叟
7 1-2 劉視
7-1-3 李朝議
7-1-4 李生
7-2 馬自然(一)
7-2 馬自然(二)
7-3 眾多的李八百
(1)三國時蜀人李阿是李家道祖師
(2)唐公房之師李八百
(3)被稱為李八百的李脫
(4)李真多
(5)應讖當王的李八百弟子李弘一
(6)虎耳先生李八百
(7)到吳而蜀語的李寬
(8)李泥丸真人
(9)唐仙人李八百
(10)小結
7-4 張虛靖天師
7-4-1 林房州
7-4-2 濟陽子
7-5 晁迥
7-6 魏景
7-7 王筌
7-8 甄棲真
7-9 董凝陽
八 張伯端的傳承體系
8.張伯端
(1)生平
(2)師承
(3)雪竇禪師觀瓊花
(4)《悟真篇》之流傳
(5)生卒
8-1 黃冕仲
8-2 劉奉真
8-3 馬默
8-4 石得之
8-4-1 趙友欽
(1)宋德方
(2) 太虛
(3)紫瓊
(4)上陽子
8-4-2 薛道光
8-4-3 陳楠
8-4-3-1 鞠九思
8-4-3-2 沙道彰
8-4-3-3 黃天穀
8-4-3-4 白玉蟾
8-4-3-4-1 彭耜
九 華山學術圈
9.陳摶
9-1 鴻蒙君張無夢
9-1-1 陳景元
9-2 張乖崖
9-3 傅霖
9-4 李之才
9-5 張四郎
9-6 塗定祥
9-7 楊康
9-8 種放
9-9 火龍與賈得升
9-10 穆修
十 王重陽與七真
10.王重陽
10-1 馬丹陽
10-2 王玉陽
10-3 譚處端
10-4 郝大通
10-5 劉處玄
10-6 丘處機
10-6-1 訾存真
10-6-2 趙道堅
10-7 孫不二
10-8 劉仙姑
十一 混元仙派年表
十二 混元仙派人物簡表
十三 參考書目
附錄一 玉皇心印經研究
(一)《心印妙經》的成書年代和作者
(二)《心印妙經》的性質與《玉皇本行集經》的關係
(三)經文的演變
(四)各家注釋
(五)解經
(六)結論
附 錄二 無上玉皇心印經